故事一:
苏秦(?一前284年)是战国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东周洛阳乘轩里人。一生主要是作为燕昭王的亲信,“以弱燕谋强齐”,使齐国“西劳于宋、南罢(疲)于楚”,从而牵制齐国,实现燕昭王报雪恨之目的。
周赧王元年(前314年),燕国内乱,燕昭王即位后,招贤纳士,力图打败齐国。这时苏秦来到燕国,得到燕昭王的重用。苏秦向燕昭王提出攻齐之计,去齐国搞反间活动。他五年而归,使齐国归还了以前夺去的十个城邑,齐闵王即位后,实行孟尝君为相时亲秦弃赵的外交政策。秦昭王便约齐国同时称帝,苏秦闻信再次赴齐,从事反间活动。苏秦佯称三晋(韩、赵、魏)想联燕谋齐,从此得齐王的信任,被封为相国。他极力怂恿齐闵王攻宋,因宋处齐南,燕居齐北,齐攻宋,必然减轻燕国的压力。同时,楚、魏与宋接壤,秦国与宋国友好,齐若攻朱必然引起与楚魏、秦诸国的矛盾。齐闵王好大喜功听从苏秦建议取消称帝的打算,第一次攻宋得胜,追使宋国割地求和。这样,齐、秦关系破裂秦国也被迫去掉帝号。接着,苏秦鼓动齐闵王联合三晋、燕国共同伐秦。五国联合伐秦,名义上赵国的奉阳君李兑为主帅,实际上由苏秦一手操纵。苏秦组织五国伐秦,赵国封他为武安君,这就是后人所说“苏秦合纵”的真实情况。
因为攻秦的五国同床异梦,各有打算,特别是齐闵王乘五国攻秦之机,大举攻宋。因而五国联军在成皋(今河南省荥阳县西)停滞不前。周赧王二十九年(前286年),苏秦劝齐闵王灭掉了宋国,使三晋、秦、燕调转矛头,乘齐闵王不备攻伐齐国。于是燕昭王以乐毅率五国联军大举攻齐,齐闵王被杀,几乎亡国。在苏秦策划下,“以弱燕谋强齐”的战略终于成功。但他在齐国的阴谋却完全暴露,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年)春在燕军攻陷齐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西)前,苏秦被齐闵王车裂而死,时年50多岁。
苏秦虽是齐国的“老臣”而却成为“燕之尾生”。他策划五国联军重创齐国,客观上为秦国统一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故事二:
苏秦(?——前284),字季子,东周洛阳乘轩里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之一。他年轻时曾经跟随鬼谷子学艺,后来到列国求取功名,却接连受挫。回家后,遭到家人的嘲讽和冷遇。苏秦羞愧难当,便“头悬梁”“锥刺股”,发愤读书,获得了真才实学。
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苏秦再次出游列国,提出联合燕、赵、齐、魏、韩、楚等六国力量,共同对抗秦国的主张,得到燕文侯与赵肃侯的赞同。在燕、赵两国的全力支持下,苏秦往返于六国之间,通过反复游说,最终促成了前所未有的抗秦大联盟。由于这六个国家都位于秦国东部,位置纵贯南北,所以人们把苏秦搞的这种联合称为“合纵”。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六国的国君在洹水(今河南北部)签下了合纵盟约,推举苏秦为纵约长,佩六国相印,赵肃侯还封他为武安君。自此,秦国十五年不敢东越函谷关一步。
有一次,春风得意的苏秦途经洛阳,车骑辎重以及护送他的诸侯国随从队伍浩浩荡荡,好不威风。周显王听说后,连忙派人清扫道路,并亲自到城外迎接慰劳。苏秦的兄弟、妻子和嫂子俯伏在地,惊恐得都不敢抬头看他。苏秦笑着问道:“为什么先前对我那么傲慢,现在却又如此恭敬呢?”他嫂子把脸贴在地上说:“因为我看到季子地位尊贵,财物很多啊。”苏秦很是感慨道:“同样是一个人,富贵了,亲戚们就这么敬畏;贫贱的时候,却轻视鄙薄。人们为什么要如此势利呢?假如当初我在洛阳有两顷良田,如今又怎么能佩六国相印?”于是拿出千金馈赠给他的同族和亲友。
后来,秦国使用反间计瓦解了六国联盟。苏秦离开赵国去了燕国,后又投奔齐国。齐国的大臣们担心自己失宠,就暗自收买刺客将苏秦刺成重伤。自知性命难保的苏秦让齐王通令全国,称苏秦实为燕国奸细,将被处以车裂(五马分尸)之刑,同时宣布对刺杀苏秦者,将给予重赏。齐王按照苏秦的话去做,结果很快就抓到了凶手,为苏秦报了仇。后人在评论这件事时说,苏秦死后仍能用计策替自己报仇,不能不说是个聪明的办法,但他死于非命,也不能不说是政治上反复无常、善搞阴谋的结果。
在今洛阳市东南郊5千米处,有个村子名叫太平庄,据说这里就是当年的乘轩里,相传村南有苏秦墓。2000年9月,村民在施工时,发现了立于唐初的“武安君六国丞相苏公墓”碑。该碑的出土,印证了当地的传说是可靠的,也说明苏秦死后很可能被埋葬于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