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地名网欢迎您!
洛阳地名网
7*24小时服务热线:
0379-65112858
帝王集

晋朝追封二帝 司马懿、司马师

作者:洛阳市行政区划与地名研究会 日期:2021-04-26 人气:2323

image.png

故事一:


司马懿(179-251年),字仲达,东汉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多谋略,善权变。初为曹操丞相府主簿。魏国建立后,迁太子中庶子,每与大谋,辄有奇策,深得曹丕信任。曹丕代汉,封安国乡侯。黄初五年(224年),改封向乡侯,转录尚书事。曹丕南巡、征东吴,他留守京师洛阳,内抚百姓,外供军资。曹丕病危,与曹真、陈群受顾命辅政。

魏明帝即位,司马懿改封舞阳侯。太和四年(230年)迁任大将军,加大都督,诸葛亮北伐,他多次率军相抗。景初二年(238年)自洛阳出兵,平定了辽东太守公孙文懿叛乱。齐王曹芳即位,迁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他与皇族曹爽各统兵三千人,共执朝政,更直中,乘舆人殿”(《晋书:宣帝纪》)。后二人争夺政权。嘉平元年(249年),他在阳发动政变杀死曹爽,独专国政。嘉平三年(251年)八月,率于阳。其孙司马炎建立晋朝后,追尊为宣帝。

司马师(208-255年),字子元,司马懿长子。曹魏嘉平元年(249年)参与其父司马懿在洛阳发动的高平陵政变。诛灭曹爽集团,因功封长平乡侯,加卫将军。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卒后,司马师以抚军大将军受命轴政。第二年,继其父司马懿位为大将军,加待中、持节、都誓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专权国政。他“命百官举贤才,明少长,恤穷独、理废滞”“(《晋书景帝纪》),使得“四海倾注,朝野肃然”(《晋书景帝纪》)。嘉平六年(254年)废齐王曹芳,立高贵乡公曹髦。正元二年(255年),平定镇东大将军毋俭、扬州刺史文钦叛乱时,卒于许昌,时年48岁。后其侄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封为景帝。


故事二: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三国时期魏国重臣,出身于地方士族,青少年时代就以聪明博学、足智多谋而闻名。东汉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征召其为相府文学掾,后至主簿。建安二十二年(217),曹操晋封魏王,司马懿转迁太子中庶子,与陈群、吴质、朱铄并称“四友”。在相府时,司马懿便与曹丕关系密切,“每与大谋,辄有奇策”。后来又助曹丕登上太子之位,为曹丕所倚重,是曹丕智囊团中的主要人物。

曹丕以魏代汉后,重用司马懿,先后封其为河津亭侯、安国乡侯、向乡侯,授以抚军大将军之职,他还曾下诏对司马懿说:“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曹丕两次率兵征吴,司马懿皆留守京都,他内镇百姓,外供军资,使曹丕无后顾之忧,被视为汉刘邦之萧何。当时,三国鼎立,战争频繁,民生凋敝,司马懿积极进行战争储备,在曹操实行民屯的基础上推行军屯,特别是在与吴、蜀军事对峙的淮北,在上邦建立军屯基地。同时发展冶铁,广开漕渠,兴修诸陂,劝农积谷,使魏国国力大增,为魏国对蜀对吴持久作战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黄初七年(226),曹丕去世,司马懿受命辅佐明帝曹叡,被封为舞阳侯。曹叡追求奢华,大兴土木,修筑南宫、金墉城、凌云台等,耗资甚巨。司马懿多次上疏谏阻筑宫,但收效甚微。太和元年(227),降魏蜀将新城太守盂达图谋反叛,时任荆州都督的司马懿首次得到统兵作战的机会,他一方面致书抚慰孟达,一方面又调兵遣将,多路并进,日夜兼程,仅用8天便兵临新城,同时分兵阻击前来接应的蜀军,迅速攻占新城,平息叛乱,在军事舞台上崭露头角。此后,司马懿统军西拒巴蜀,东破孙吴,北定辽东,充分显示出了他出色的军事、政治才能,并逐渐掌握了曹魏的军政大权。

景初三年(239),魏明帝曹叡病死,临终之时,把年仅8岁的太子齐王曹芳托付给司马懿,命他与大将军曹爽共同辅佐太子。起初,曹爽与司马懿的关系还算融洽,但时间一长就产生了矛盾。曹爽极力培植党羽,逐步控制了朝廷的一些重要部门,便建议天子下诏,任司马懿为太傅,削其军权,而后,又不断对他进行排挤、打压。司马懿见此,便称病在家,暗中却加紧策划。他安排儿子司马师领中护军,掌握部分禁军,又笼络朝中大臣,千方百计争取到太尉蒋济、司徒高柔、太仆王观等元老重臣的支持,并暗养三千死士,准备伺机发动政变。

曹爽对司马懿并不放心,派心腹李胜以出任荆州刺史辞行为由前去刺探虚实。司马懿知其来意,便将计就计,装作身患重病,披头散发卧于床榻。李胜来到床前,见司马懿在两婢女的搀扶下,着衣衣落于地,进粥粥洒胸前,言语错乱,话说数句便气喘吁吁,似乎危在旦夕,不久于人世。李胜见状,信以为真,回报曹爽:“司马公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矣。”曹爽闻报大喜,便不再提防司马懿。而此时,司马懿却在与儿子中护军司马师、散骑常侍司马昭密谋诛杀曹爽。

正始十年(249),曹爽陪同齐王曹芳岀城拜谒魏明帝高平皇陵。司马懿乘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政变,他以太后诏令调集三千敢死士卒,占据武库,控制中央禁军,关闭洛阳城门,并亲自屯兵洛水浮桥,控制要道,同时上奏天子,发布檄文,声讨曹爽兄弟罪行,要求罢黜曹氏。见曹爽无法进城,大司农桓范假传诏命骗开城门,投奔曹爽。桓范建议曹爽挟齐王曹芳前往许昌,征召四方兵马,讨伐司马懿。怎奈曹爽方寸已乱,瞻前顾后,不知如何决断这时,司马懿指洛水为誓,告诉曹爽,只要交出兵权,就可保全性命。曹爽抱着释权尚能守富的侥幸心理,奉帝还宫,向司马懿请罪,司马懿派人把曹爽监视起来,不久便罗织罪名,将其处死,并夷灭三族。此后,朝政大权便被司马氏所掌控。

嘉平三年(251),对司马氏父子把持朝政,对残害曹氏宗亲、近臣不满的太尉王凌,与兖州刺史令狐愚商议,欲拥立楚王曹彪,事发被夷三族。司马懿借机将魏诸王公悉置邺城,监视居住,不得与人交往。至此,曹魏政权完全落入司马氏之手。同年八月,司马懿病故于洛阳,葬于高原陵(今河南偃师市南蔡庄一带)。咸熙二年(265),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重演曹丕代汉故事,建立西晋王朝,追尊司马懿为高祖宣帝。



0
0
标签: 历史 人物 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