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地名网欢迎您!
洛阳地名网
7*24小时服务热线:
0379-65112858
人物集

宋朝三居相位 吕蒙正

作者:洛阳市行政区划与地名研究会 日期:2021-05-12 人气:1412

image.png

故事一:


吕蒙正(944-1011年),字圣功,宋西京洛阳人。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中进士第,从此步入仕途。先后任著作郎、左拾遗、翰林学士、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等职。雍熙四年(987年),拜为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后又于淳化四年(993年)、咸平四年(1001年)两度入相,与赵普同为宋朝一代三居相位之人。咸平六年(1003年),授太师,封许国公。景德二年(1005年)春,辞官归洛。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卒,享年67岁。追赠中书令,谥号文穆。

蒙正“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著称。一年元宵夜,太宗大宴群臣。酒过三巡,太宗借酒兴说:“自我亲政以来,戎马半生,至今天下一统,政治亦略上轨道。我常想,正是上天的赐予,才有了今天的清平繁荣。”蒙正听罢,不以为然,避席道:“皇上所到之处,士人百姓奔走群集,才出现升平繁荣景况。而臣曾私访乡野,京城外不过数里,饥寒而死者屡有所见,并非您说的那样啊!望皇上能体察民情,给老百姓以休养生息之机,实乃天下苍生所幸!”太宗听后,脸色骤变,一声没吭。群臣都为蒙正捏一把汗,而他却面色从容坦然归座。

身为宰相,他认为,国家刚刚统一,对内应实行仁政,对外宜实行民族和睦政策。在朝内一次论及征伐的会议上,他陈述说:“隋唐几十年中,四次征伐辽羯,百姓负担沉重,痛苦不堪。隋炀帝全军覆没,唐太宗自运土木攻城,终无所成就。治国之要务,在于对内修明政治。国力强盛了,边远的民族就会前来归服,自然会国泰民安。”太宗点头称是,不再提及北伐一事。

蒙正待人宽厚,为官清正,为时人所敬重。他初入朝为官时,一次上朝路上,有个大臣在帘内指着他对别人说:“这小子也来参政啊!”蒙正假装没听见,走了过去。同列的官员感到不平,要去诘问此人姓名,他连忙劝阻说:“假若知其姓名,就会终生难忘,不知心里反倒舒坦。”还有一位朝臣家藏一面古镜,吹嘘说能照200里,想献给蒙正,以期提拔升迁。蒙正笑着对他说:“我的脸不过碟子大小,哪里用得着照200里的镜子呢?”遂拒之。


故事二:

 

吕蒙正(944-1011),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太平兴国二年(977)进士。太宗、真宗两朝,吕蒙正曾三次任相,封莱国公,与宋初开国元老赵普齐名,为北宋一代名相。今偃师市佃庄镇相公庄村有吕蒙正故居,村东北田间,吕蒙正读书窑遗迹尚存。史料记载,丽景门(宋西京皇城西面三门中的南门)外有朝廷赐予他的宅第一所。

吕蒙正幼年时,因父亲吕龟图与母亲刘氏感情不和,他与母亲刘氏一起被赶出在东京的府第,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回到洛阳,栖身于家乡附近一处寒窑之中。年少的吕蒙正遵从母训,在逆境中萌发出雄心壮志,于是发愤读书,勤学苦练,最终以进土第一(即状元)的成绩步入了仕途。端拱元年(988),吕蒙正拜为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监修国史。后又于淳化四年(993)、咸平四年(1001)两度入相,与赵普同为宋代三居相位之臣。

吕蒙正以敢言著称,“质厚宽简,有重望,以正道自持”。有一次,太宗大宴众臣,借着酒力盛赞京城的繁盛和国力的强大。吕蒙正却当面反驳他,指出城外因饥寒而死者甚多,并非像皇上所说的那样。其坦率直言于此可见斑。作为国家重臣,吕蒙正主张对内实行仁政,对外实行民族和解政策,对辽国实行妥协,以求太平。他说:“隋唐几十年间,四次征伐辽羯,百姓负担沉重,痛苦不堪。隋炀帝全军覆没,唐太宗自运土木攻城,无功而返。治国之要务,在于对内修明政治,国力强盛了,周边的少数民族就会前来归附。”

太宗崩,真宗即位,当营建永熙陵(宋太宗陵)时,吕蒙正不忘太宗不拘一格重用自己的知遇之恩,倾其家财三百余万,以助殡葬。还伏首哭泣数日,以报君臣之情。

景德二年(1005),吕蒙正辞官还乡,于洛阳南州坊筑造宅第,建园伊水之上,人称“吕文穆园”。园內花木掩映,池塘曲栏,环境秀丽,景色迷人。他常与故旧宴会园中,宋真宗曾两度至此,登门看望。大中祥符年间,真宗拜谒永熙陵,抵达洛阳,称赞吕蒙正为官清正廉洁,关注国家安危,值得推崇。并顺便问他,哪个儿子可以委以重任。吕蒙正却说:“诸子皆不足用。有侄夷简,任颍州推官,宰相才也。”后来吕夷简果然成了著名的宰相。这充分显示了吕蒙正的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吕蒙正卒年68岁,追赠中书令,谥文穆。

吕夷简,进士及第,宋仁宗时为参知政事,晚年归居洛阳。夷简之次子吕公弼,居相位,事仁宗、英宗两代;三子吕公著,居相位,事神宗、哲宗两代;公著子吕舜徒居相位,事徽宗。吕蒙正一门四世五相,掌北宋七朝政事,真可谓“宰相世家”。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