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化镇汤泉沟村口西侧,有一座唐鲁郡公颜真卿墓。因墓主是唐朝时的经邦治国能手、精忠报国忠臣、颜体书法大家颜真卿,所以备受人们关注。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属陕西西安)人。事亲至孝,博学,工于辞章书法。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举进士第,遂步入宦场。天宝九年(750年)官至殿中侍御史,又迁任兵部员外郎,受奸相杨国忠排挤,出为平原郡(今山东省德州地区)太守。平原郡属河东节度使安禄山管辖。颜真卿察知安禄山有谋反迹象,就预作防备,明里整天和一些文人学士谈古论文,饮酒赋诗;暗里以防备水旱灾害为名,加固城池,训练兵壮,屯集粮草,积极备战。安禄山派人调查颜真卿的动向,汇报说:颜真卿整日与一些文人活动,不过是一个书生罢了。安禄山遂放松了对颜真卿的监视。
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反唐,河朔大地的许多州郡沦陷,平原郡城守卫巩固,粮草充足,叛军久攻不下。颜真卿与时任常山太守的堂兄颜杲卿联手举起义旗抗贼,黄河以北有17郡响应,公推颜真卿为帥,有兵力20万,声势大振。但唐朝升平已久,军事废弛,部队战斗力弱,经不起安禄山叛军的攻击,一些州郡纷纷被破。常山城被围多日,因粮尽矢绝而城破。颜杲卿率众与贼巷战不停,终因寡不敌众被俘,押至洛阳。安禄山欲劝他降,颜杲卿骂贼不止。叛军將颜杲卿绑在天津桥的桥柱上,他仍大骂叛贼不停。叛军先割掉他的舌头,然后将她杀害。河北形势越来越加严峻,平原城也处于危险境地,颜真卿决意与平原郡城共存亡,部下强行将他绑架出平原郡城,渡过黄河,辗转回到凤翔,肃宗委任他为宪部尚书、加御史大夫。他坚持依法进谏,弹劾了一些违规官吏,受到一些人的报复,遂被排挤出京城,任凤翔太守。代宗临朝,召他回京,任他为尚书左丞,又改检校刑部尚书,进封鲁郡公。德宗立,仍很信任他,任命他为太子太师、上柱国。
颜真卿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等4位皇帝,德高望重,清肃守正,直言敢谏,不容奸邪,虽谓敢于担当,却也得罪了一些小人,就有人寻机报复,卢杞就是其中的一个。
宰相卢杞的父亲卢奕,官居御史中丞,留守洛阳。安禄山攻破洛阳时卢奕被俘。安禄山将他的头颅割下,派使者携往平原郡,以威吓颜真卿投降。颜真卿见卢奕的头颅大哭,用舌头將卢奕脸上的血迹舔干净,配以身躯,隆重埋葬;然后將叛贼的使者杀掉。卢杞表面上虽对颜真卿感恩,然而他专权擅政,受到过颜真卿的弹劾,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德宗建中三年(782年),平卢(山东东平)节度使李纳、魏博(河北大名)节度使田悦、成德(河北正定)节度使王武俊、卢龙(北京)节度使朱滔等起兵反唐,各自称王。建中四年(783年),淮西(河南许昌)节度使李希烈起兵反唐。兴元元年(784年),李希烈于许州(今河南许昌)称帝,国号楚。唐朝朝廷震动。卢杞欲送颜真卿入虎口,趁机向德宗建议说:“颜真卿,四朝元老,德望至隆。派他前往许州说服叛贼李希烈归降,可以收到不劳师旅而平叛的效果。”德宗听信了卢杞,遂下诏书,要颜真卿奉旨去招抚李希烈。朝堂内外一片震惊,都认为不应该让这位可以钦敬的老人,去做这件有去无回的事情。但颜真卿以国事为重,慨然奉旨前行。见到李希烈,先宣谕皇帝的圣旨,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李希烈罢兵归唐。李希烈则先劝颜真卿就任大楚宰相,携手灭唐,遭到颜真卿的怒斥;继而以众兵持刀刃威胁,颜真卿岿然静坐,不为所动。李希烈囚禁颜真卿多日,都无效果。颜真卿则独居囚室,写了长长的遗书,尽述自己忠于大唐朝廷,不辱使命,决不附贼,表示慨然赴死的决心。还自己为自己写了墓志、祭文,完全是一幅视死如归的心态。貞元元年(785年)八月三日,被李希烈杀害,终年77岁。颜真卿的事迹传至京师,德宗感动属深,废朝5日,赠爵司徒,谥号文忠。
颜真卿与偃师是有缘分的。他的哥哥颜春卿,曾长期担任偃师县丞(职责是协助县令综理全县政务),最后病死任上。死前,颜真卿来看他,他对颜真卿说:“我快要不行了,光耀颜家门庭的任务,就要全由你来承担,你不要喜负家人的期望。我的儿女尚幼,望你抚养他们成人。”交代后事不久,颜春卿就去世了。颜真卿隆重地办理了哥哥的丧事后,就把侄子侄女领到自己家里,教养他们读书成才,长大后的婚嫁费用,都是由颜真卿负担的。正是因为哥哥死在偃师,颜真卿殁后,墓冢也选在了偃师。宋朝米芾写有《鲁公仙真记》一文,在德宗下诏,让颜真卿去招降李希烈后,有一段话说:“人知公不还矣,亲族饯于长乐坡。公既饮,乃跃上梁跳踯,谓饯者曰:‘吾昔江南遇道士陶八八,得刀圭碧霞(丹),饵之,自此不衰。尝云七十后有大厄,当会我于罗浮山,此行几是欤?'次汜水,恍遇陶,笑谓曰:‘吉,吉。’指嵩、少而去。后公死于贼。贼平,家人启瘗,状有金色,爪发皆长如生人,归葬偃师北山先茔。后有贾人至罗浮山,遇二道士奕,即而观之。问曰:‘子何所来?'贾人曰:‘洛阳。'其一笑谓曰:‘幸讬书达吾家。'许诺,即札书付之,其题曰:‘至洛都偃师县北小颜家'。及往访之,则茔也。守冢苍头识公书,大惊,问状,皆公也。因与至其家,白之家人,大哭。卜日开圹发棺,已空矣!呜呼!杞欲害公之人,而不能害公之仙也。希烈、杞等,贼耳。贼之杀人有常刑,公死且不朽,又况仙也。”
《鲁公仙真记》是记述颜真卿被杀害后成仙的。文中的“归葬偃师北山先茔”、“至洛都偃师县北小颜家”,都一再说明颜真卿的墓冢在偃师县县城北的山下,正是今之山化镇汤泉村。所说的“则茔也”,也与今之颜真卿墓相符合。明朝时偃师知县吕纯如在颜真卿墓前立有《唐太师颜鲁公真卿墓碑记》;清朝乾隆年间,河南知府张松孙、偃师县知县汤毓倬等,也在颜真卿墓前立有碑记。1994年,山化乡政府对颜真卿墓地进行了整修,立有墓碑,建成了“颜真卿墓园”。许多年来,国内外有许多人到这里瞻仰这位爱国志士、书法大家,成为偃师市的一处重要文化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