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化镇石家庄村南,紧临陇海铁路,有一座王铎墓。墓冢封土于清朝末年修筑陇海铁路时被占压,以后铁路改道、加修复线,又被占压,已失去原貌,仅有墓前神道两侧的遗物石马一对,碑座两个,石狮一个,还有一个翁仲保存在附近的九龙庙内。石马身长近3米,体型肥硕,装饰华丽,刻工精细,线条流畅。碑座一为赑屃座,一为方形座,石狮仅残存下半部。石翁仲雍容安详,庄严肃穆,高约3米,蟒袍冠带,神勇威猛,右手握玉带,左手持笏板,一副从容不迫的儒雅风度。从石马之间的距离和石马南侧赑屃座的距离推测,神道长约300米,宽约30米。墓前原树有“顺治御祭碑”、“王铎墓碑”和“王铎墓神道碑”,均已散落于附近村庄内。2012年夏季,在距王铎墓不远处发现了王铎长子王大群的墓志铭,由其弟弟王无回书丹。
王铎(1592-1652)明末清初人,工诗文,善画山水兰竹梅石,并精于书法,以书闻名,有“神笔王铎”之誉。明代书风,多柔媚少刚健,虽号俊逸而实寒俭,一派枯靡景象。王铎则别树一帜,砥柱中流,力挽颓风,其取法高古,笔老而意新,毕生以“书不宗晋,终入野道”为座右铭,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王铎之书,楷草隶篆无不精妙,尤以行草为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点撇横竖俊美锦绣,捭阖纵横风采动人,入古不泥古而又出古,师前人不拘一体而超前人,突破陈规,自成一格,字字势巧形密,篇篇古朴典雅,章章隽永飘逸。加之世人称之雨雪的章法和错落有致的体态,使观者有如“醍醐灌顶、甘露洒心”之快,开创明清一代新风。
王铎原为明朝的吏部尚书,后降于清朝,又任礼部尚书,大节有亏。但他的书法、绘画、诗歌,都有很高的水平,在他安息地的石家庄及周围一带,广泛流传着许多关于王铎的故事。
王铎小时候就喜欢写毛笔字,并且极有天赋,只要见了匾额、楹联、石碑等题写的字,他不是用木棒在地上学着划,就是回到家里用毛笔蘸着清水在石台阶上写。王铎的父母见儿子练字很用功,就把他送到一位善书的先生那里去学书法。这位先生擅长写毛笔字,常有人请他去,不是让他写门匾,就是让他写对子,或是让他写牌位。他本来已收了10多个学生,见王铎聪明伶俐,又很刻苦,便也收他做了学生。
王铎在先生那儿学了两年,毛笔字大有长进。可是先生教来教去老是那一套,时间一长,王铎觉得不满足了。有一次,王铎来到先生的住处,先生不在,他正要扭头走,见先生的书架底下放了两本书,书上落满了厚厚一层灰尘。王铎不经意地打开一本书一看,嚯,原来那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字帖。王铎再看另一本,是北宋书画家米芾的字帖。这下他高兴坏了,便一口气把这两本字帖全看完了。此后,他总是趁先生不在住室的时候,去翻那两本字帖。久而久之,两本字帖上每个字的字形,在王铎脑子里记得一清二楚。这样,他就按着颜真卿和米芾的字体练起书法来。先生对这件事一点也没觉察到。一次,玄帝庙庙主请先生去写个庙匾。先生写字不爱让人看,他独自在玄帝庙里正准备写匾,谁知这时候他闹肚子了,只好急急忙忙上厕所。恰巧,王铎这时候到玄帝庙里玩耍,他见庙里摊着纸,放着笔墨,便好奇地上前掂起斗笔,在墨砚中一蘸,便在纸上写起来了。他写的是“玄帝庙”三个字,可是就在他写最后一个“庙”(庙的繁体字是“廟”)字的时候,刚写了个“广”字头,发现先生朝这边走来,慌忙丢下笔,一溜烟儿不见了。先生回到写字的地方,见纸上不知被谁写了“玄帝广”3个字,一时很生气。但他仔细一看字体,感到十分惊讶。因为这3个字掺杂了颜真卿和米芾的笔法,笔力遒劲,神韵不凡,风骨极高。可惜,最后一个“廟”字还未完成。先生四下里寻找,不见有人,只好在最后一个字的“广”下添上了“朝”字,完成了这一挂匾,可是,他越看越觉得自己在上面添的“朝”字笔力不足。因为没法再改了,就只好这么着了。先生后来才知道,原来那“玄帝广”是他的学生王铎写的。自愧自己不如学生,就打起行李卷走了。王铎自从写了自成一体的玄帝庙的门匾以后,名声一下子传开了。孟津一带过去常请先生写字的人,如今都改请王铎去写门匾、对子和牌位了。
王铎成了有名的写家。可他并不以此骄傲,还是天天练笔不止。因为王铎练字成了习惯,就是晚上睡觉,他也用指头在床上练。一次,王铎与媳妇同床睡觉,不自觉地用指头在媳妇的脊背上练起来。媳妇见他在自己的背上练字,没好气地说:“在别人的身体上练写字,难道你自己就没有身体?”王铎听媳妇一说,把媳妇说的身体的体,当成了笔体的体,便心悦诚服地说:“贤妻说得对,多少年来,我练书法一直练的是颜体和米体,而就是不能自成一体。今后,我要创自己的体!”自此以后,王铎专攻行草,并且从画山水、兰竹中吸取笔法,用到书法方面来。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笔力雄健、长于布白的笔体了。
王铎的书法有了自己的书体,很快就轰动了全国的书法界,后来连皇上都知道了。这一年,皇上为了宣扬自己治国有方,就准备在他的金銮殿上挂一个“天下太平”的金匾。这金匾让谁来写呢?皇上思来想去猛然想起了为玄帝庙写匾的王铎。于是,就把他召进宫中。王铎来到金殿上,朝拜了皇上。皇上指着做好的金匾,让他在金匾上写下“天下太平”4个大字。王铎受了圣命,提起一支大斗笔,在金粉桶里一蘸,挥笔一口气写完了“天下太平”。哪知道这4个字中的“太”字写成“大”字。皇上只顾欣赏王铎写字的笔法,一个劲地叫好,一个劲地夸奖王铎笔力不凡。在场的朝臣们见金匾上写错了一个字,本想给王铎指出来,可是,他们见皇上一个劲地夸奖,谁敢再说出半个不字来呢?只好由他错去。
金匾很快就挂起来了。皇上带着满朝文武,又一次来观看金匾的时候,才看到金匾上的错处。皇上一时盛怒不息,命武士将王铎押到金銮殿前,指着他的鼻子骂道:“大胆王铎,竟敢将朕治理的太平天下,写成‘大平天下’,该当何罪?”王铎见皇上斥责,不慌不忙地奏道:“圣上息怒,金匾上的‘太’字少一点,并非小臣疏忽之笔。因为这一点关系着四海升平的盛况,小臣恐怕手腕使出的笔力不够,故而今日来弥补这一点。请圣上赐我一张弓!”皇上听王铎这么说,有点半信半疑。不过,他还是从身边一个武士那里要来一张弓,交给了王铎。王铎用斗笔蘸了一下金粉,将笔杆搭在弓上,朝半空中的金匾射去,斗笔正好点到金匾中“太”字要点点儿的地方,点得适中绝妙,富有神韵。满朝文武看了,先是惊讶不止,接着便欢呼雀跃起来,无不称赞王铎是“羲之再生”、“张旭还阳”。皇上见王铎使出了“飞笔点太平”的绝技,喜不自胜,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赐给王铎一个雅号,叫“神笔王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