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洞,位于顾县镇曲家寨村西路口往南100余米处,传说是道教始祖老子李耳的传道处。
老君,又称太上老君,是道教对其始祖李耳的尊称,历史上实有其人,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道教创始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他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曰聃,故又名老聃,一名重耳、太史儋、老莱子,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东)厉乡曲仁里人。曾担任东周收藏室史,就是国家图书馆馆长,著名学者,是大师级的人物。至圣先师孔子就很敬佩他,曾入周问礼于老子,留下千古佳话。后因周王室内乱,老子辞职西行漫游。当他到了函谷关时,守关的关令尹喜是一个虔诚的道教信徒,对老子非常敬佩,就请老子留下著书立说。老子遂留下来,编著成《老子五千文》、后被称作《道德经》。尔后,他出关漫游,不知所终。
随着历史的发展,老子逐渐被神化。就说他的出生吧,传说他孕育于极为远古的年代,经过了漫长的、许多个81亿万年,才脱胎于玄妙玉女体内,怀孕81年后,才从玄妙玉女左掖下生出。因怀孕太久,他生下来就满头白发。因“生而白首”,故名老子。降生时,恰在一棵李子树下,他生而能言,指着那棵李子树说:“这棵树就是我的姓了!”
老子的相貌也很特别。《神仙传》说他“身长8尺6寸,眉毛黄色,长耳大目,广面疏牙,方口厚唇,额有达理,日角月悬,鼻有双柱,耳有三门,足蹈二五,手把十文。”所有这些,都是说老子是个具有非常神异的人。就说他那“耳有三门”吧,说明他耳聪目明,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把他神化到了极致的地步。唐朝时,皇帝姓李,对也是姓李的老子格外尊重,宣称李唐江山是君权神授,老子是他们的元祖,把道教尊为国教。
传说,老子一日骑着青牛,顺着熊耳山东游,到了河洛大地,见景山风景秀美、当地民风质朴,就在景山北麓的一条沟内,挖了一孔窑洞,在这福地洞天里,研究起道教经义,广招徒众,传经布义,使道教在河洛大地兴旺起来,这所洞穴,至今尚有遗迹。从曲家寨村老君洞沟北口路东,乘车沿310国道至曲家寨村西路口处,再折向南100米就抵洞前。人们登80余级石阶,就到了山门月台。驻足于此,可环顾四周,东望虎牢之雄峙,西眺龙门之秀美,南瞻嵩岳之巍峨,北瞰伊洛之流长,地势层峦叠翠,路出重霄,怪不得当年老子选中了这片福地洞天。
当年的老君洞,规模很大,殿宇众多,可惜,因多种原因被毁。近年,当地人集资重修,已初具规模,总占地1530平方米,现有2殿12洞1楼,建筑布局凭借天然的地势依山造殿,以壁凿洞,结构精巧。登上老君洞山顶俯视山下,境界迷离,钟磬和鸣,香烟袅袅,极目远眺,数十里沃野景色,美不胜收。老君洞山门坐东朝西,自山门起沿陡坡、峭崖、绝壁层层布置。观内老君大殿和西佛殿2座殿堂,仿我国古典殿堂式样,悬山穿斗,飞檐翘角,金碧辉煌。现依山崖存有神洞12孔,皆为砖券,深4-5米,宽2.5-3米,高2米多,自南而北为:十二老母洞,座南朝北,洞口的木门上刻有“正殿”、“老君洞沟口、五岔沟任荣敬献神门”字样,上层为一小阁洞,高、深各2米,宽约1.5米,洞前上方的横石上刻有“观音楼”三字;三元洞,石门、石洞、石香炉;九祖大殿,坐东面西,修建于民国十五年,洞前木门上刻有“老君洞沟、西佛大殿”字样;地藏王菩萨,坐东朝西,洞内两壁各有砖砌神龛5个,门口木门上刻有“老君洞沟、藏王菩萨”字样;老君洞,坐东朝西,与山门正对,拜殿楹柱写有“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修行益寿丹”;西佛殿,与老君殿紧邻,相传唐僧取经功德圆满回归故里,省亲拜祖,西佛乘机景山云游,所到之处除妖降魔施福于民,并与老君叙旧畅谈于老君洞,故而善男信女们于清顺治初年创建西佛圣殿,以感念西佛之功德;安阳宫,依老君洞之后的山崖建造于民国时期,门额龛托之上有荷花、瑞兽、芭蕉扇、神葫芦等多幅砖刻浮雕,极具艺术价值。安阳宫北侧为近年重修老君洞一期工程中完工的5孔窑洞,现为道观日常管理所需的房舍。
中国道教术数浩若烟海,博大精深,均尊(道德经》为宗,并以之为核心,构成一道灿烂的星河,散发出熠熠光辉,照亮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端详老君道观,遥思两千多年前,青牛嘀嗒嘀嗒,迈着有节奏的步伐,老子坐在牛背上,逍遥自在,悠然自得,谆谆教化民众,要具有“自知之明”、“善始善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思想,都成为中华成语故事,被炎黄子孙世代沿用,历久不衰。到了清代,这里还成为河洛地区“善书宣讲”活动的重要课场,村民在翻修窑洞时曾挖出清代宣讲教科书《宣讲拾遗》。之后,民间爱好者开始自行对善书宣讲活动进行资料的挖掘和整理,发现老君道观在每一个重大历史时期都演绎着此类活动,或通过艺人宣讲,或采用标语挂图宣讲,或集体排练曲目宣讲等等,使人一进入这里,就能感受到“紫气东来”,散发出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领略到这千古道观的美丽风采。这里每年农历三月十九日和十月二十四日都有盛大的庙会。届时,庙宇内外人山人海,道路为之阻塞,盛况空前。远近几十里的善男信女从四面八方赶来,人最多时有几万人。除焚香念经、顶礼膜拜外,还有众多的民间文化活动,特别是民间善书宣讲团紧扣时代旋律的艺术表演,仿佛一个大型的劝善报告会,将庙会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