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地名网欢迎您!
洛阳地名网
7*24小时服务热线:
0379-65112858
孟津

班沟

作者:洛阳市行政区划与地名研究会 日期:2021-05-26 人气:1669

image.png

班沟,是村名。该村属孟津县小浪底镇的一个行政村,村地位于瀍河中上游的右岸台地处,順瀍河而下距班超墓约13华里。班沟村之得名与班超家族有关。

班超,字仲升,号定远。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附近)人。生于建武8年(公元32年),卒于永元14年(公元102年),是东汉名儒班彪之子。班超之兄班固,其妹班昭,均为当时著名之史学家、文学家。

公元62年,即东汉明帝永平五年,有人诬告班超的哥哥班固私纂国史,班固因此入狱。班超以雄辩之才替兄辩护,得到汉明帝刘庄的赞赏。班固不但被释放而且得到了朝廷重用,被汉明帝任命为兰台令史。

班固到京城做官,班超以及妹妹班昭就和母亲搬到京城洛阳居住。这是班氏一族迁入洛阳的发端。

班氏兄妹由于有深厚的家学渊源,进入京城就各自显示出了超人的才华

《后汉书、班梁列传》载:“超在西域三十一岁十四年八月至洛阳,拜为射声校尉。超素有胸胁疾,既至,病遂加。帝遣中黄门问疾,赐医药。其年九卒,年七十一。朝廷愍惜焉,使者吊祭,赠甚厚,子雄嗣。

清乾隆《洛阳县志》载,班超“墓在北邙山”。《孟津县志》载:“朝阳乡张阳村西有一大冢,俗称‘班墓’,可能是汉定远侯班超墓。”

班墓亦称班冢,是孟津百姓世代传袭的称谓。该冢在北邙山孟津县今朝阳镇张阳村西北,与今煤窑新村毗邻,距瀍河岸边仅约三华里。班墓略呈正方形平顶高台,高约十米,边长各约二十五米。墓上封土虽经近二千年风剝雨蚀,仍不失往日非凡气概。

班超墓因年久代湮,证据佚失而无法确证,实属惋惜

提到班超墓,我们不能不说说“神秘班沟”。

因为班沟有许许多多未解之谜,等待我们去破……

瀍河自孟津县横水镇东发源,一路蜿蜒80余华里经洛阳市区注入洛河。

伊、洛、瀍、涧四条河流,是滋润河洛文化的四大神水。上世纪七十年代,瀍河流域的班沟遗址、后李遗址等,先后被洛阳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

1952年,由国家文化部、中国科学院等为主组织的考古发掘队,在洛阳东发掘了著名的“洛阳烧沟汉墓”250余座。这个汉墓群就位于瀍河东北侧之邙山南麓,距班超墓仅二余华里。

瀍河流经孟津县20多个自然村,村名大多因河或因姓得名,如:会瀍、梁村、马屯、瀍阳、王湾、田沟、瀍沟……

班沟村的称名却谜一般久远而不可考,如今的班沟村有杨、王、许、李、宋、朱等六大姓聚居,却没有户班姓后裔

公元2000年,孟津县进行了建国以来首次人口普查。全县共有姓氏471个,无班姓。

班沟村缘何得名?成了瀍河流域的难解之谜。

笔者为此曾三到班沟村,走访并借阅了今班沟村诸姓家谱,从这些家谱中得出结论:现有班沟村诸姓,都是明、清时期迁来的外来姓,并无一姓原著居民。如:今班沟村《杨氏家谱》载:《宗谱原序》言:‘居班沟村者不知几世祖乏嗣,取始祖长子贵方承祧,始祖乃亦居班沟村……始祖文公当于清初迁居班沟村。’ ”

《杨氏宗谱》中载有《处士杨公讳智之墓》碑文,碑系“清咸丰九年二月立。”碑文中称:“公字克明,昔家居洪洞,元末避乱徙津邑负图寺北村。始祖讳文徙居班家沟传五世至公。”

班沟,原名班家沟。这就足以证明班沟是以姓得名的,这里最早的主人是班姓。

班沟村东数十步远是瀍河和她的两条支流之交汇处。瀍河自西方来到此偏转东南流:又有雅沟水东达宿水西南来汇,三水交汇处有一座古寨,村民称为:班寨

班寨默然座落在三水交汇处的东南台地上,寨呈长方形,占地约十余亩。寨子虽小,墙垣巍然。寨墙均为夯土筑成。南寨墙长约百余米,基厚5米,高约7米。东、西、北均有残墙耸峙。四周寨墙上荆棘丛生,绿枝倒挂,野花枣刺,随风摇曳。触景凄凉,使人顿发沧海桑田之慨。

班寨西、北两,门阙通道宛然目前。据班沟村年长者称,上世纪中叶,班寨的北门两扇木制门已腐朽倾欹,门钉历历可数,锈迹斑斑。寨中倾圯房基湮没于离离荒草之中。

班寨的南寨墙最为雄壮,寨墙偏东南处留有一个豁口通道,这个通道仅能容一个人通过。南寨墙外原来是条人工开挖的深沟,沟宽仅有一丈,雅沟水和东达宿水就从这沟里流过汇入瀍河。有了这条沟,班寨就成了四面环水的小城堡。

据班沟村民讲,班遇到突发紧急情况,寨中人就在南寨墙豁口处用一块木板搭向另一方沟沿,人从容出走后抽掉木板就上了南山

班寨的最初主人是谁?

顺班寨南寨墙的狹窄逃生通道南出,我们就需攀登班妤山。

班妤山也是北邙万山丛中一座极不寻常的山。

说她不寻常,首先她有一个极雅、极难解读的名字。

滾滾东涌的北邙山,有名字的山峰极少,大多数山峰只有俗名如:南岭、北岭、南坡、北坡……

而有名字的山峰没有一座不是载诸史册的,如:横水镇的穀城山、平逢山、宜苏山等载于《山海经》;会盟镇的同盟山、扣马山、首阳山等载于《史记》;白鶴镇的柏崖山、委粟山等载于《魏书》……

惟有班山,有着极雅的名字,却历经变迁未入“正史”,至今无人“正名”

山原名班婕妤山。百姓念着拗口,就叫班妤山。后来,人们为了好写好记,又改叫“卜鱼山。”如今,卜鱼山也就载入了班沟村各姓之族谱

班妤山兑山发脉,自西向东绵延6华里。她映带瀍河独立苍茫。

班妤山海拔360余米,在邙山西部傲然独秀,峰飞天外。

山的山脚下有班、班沟,山上山下有多达八处的班家坟。山上的两处班家坟坟丘众多而硕大,紫荆笼罩。山西北半坡还有一口掩映在古槐下的班家井。

晴好天气,登临班妤山峰脊。揽嵩岳紫气,聆大河涛声;望古都云烟,眺帝陵浮沉;吐纳九泉水库浩淼之气,极目班超墓冢雄健之姿。大有指点江山,壮怀激烈之慨。

时移代迁,物是人非。据班沟村民七十一岁的朱玉琢老人回忆说:“我爷爷曾对我讲过,光绪三年,天下大,班沟的班家人和村里的乡亲们四出逃荒。后来班家只回来了二位男人,黄肌瘦,拖着一身病。年长的男人对我爷爷说:我们怕是熬不过去了!如果我们走了,谁把俺俩装殓埋葬,班家的地就归谁!’没有多久,这两位班家人就死了,这两个人就是班家在班沟的最后两个人……”

行文至此,作者对班沟之谜作如下解读:

班沟、班寨、班妤山、班家坟、班家井……有村、有名、有家、有墓。班沟过去居住的班氏家族,是最早在洛阳瀍河流域定居的伟大家族之一。班沟、班寨、班山等均因这个家族而得名,或是这个家族所命名。

班氏家族居住班沟、班寨,与班超墓有关。或许班超后裔为了守墓、祭祀;或许为了避禍逃难,才来到这远离洛阳都城又距班超墓不远的隐蔽地方。

为先祖守墓的习俗自秦、汉就已风行天下。西汉建立之初,汉高祖刘邦就下令派20户为秦始皇守冢,并各派10户为楚王陈胜、魏安釐王、齐愍王守冢。

设置陵邑起源于秦,“陵邑”就是守墓人居住的村落。从汉文帝始,陵与邑要求保持一定距离,少者、二里,多者五、六里。

班妤山或曰卜鱼山之得名,来之于班超兄妹之祖姑班媫妤。

班婕。是汉代越骑校尉班况的女儿。是班固、班超的祖姑。

汉成帝时,班婕好以美貌和文才被选入宮,择为婕妤(宮中女官名)。媫妤为嫔妃中之第二级,地位相当于上卿。

后来,由于赵飞燕的入宮得宠,班婕妤不断遭到赵飞燕的诽谤。据《汉书、孝成班婕妤》载,赵飞燕诬陷班婕妤求助鬼神暗中加害她,班媫妤因此受到拷问。班婕对汉成帝说:“妾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修善尚不蒙福,为邪意欲以何望?若鬼神有知,不受邪佞之诉;若其无知,诉之何益?故不为也。”班婕妤失宠失势,悲伤而作《自悼賦》,赋中说:“奉共养于东宮兮,托长信之末流。共洒扫于帷幄兮,永终死以为期。愿归骨以山足兮,依松柏之余休。”自请到长信宫服侍皇太后。

皇太后、汉成帝相继死后,班媫妤又自请守汉成帝陵园,直到老死,葬成帝陵园。

班婕妤的悲剧,历来是史学家和诗人同情吟咏的体裁。自古迄今,如《媫妤怨》、《媫妤悲》、《长信怨》等诗赋屡见文史。

班媫是班氏家族最早发迹的上层人物,对班氏家族后来的勃兴影响巨大。孟津班沟的班妤山,就有可能是为纪念班婕妤而命名的,也不排除该山上建有班媫妤衣冠冢的可能

班沟、班寨的主人,绝非一般之班氏后裔。很可能以避禍为主、兼顾守墓才择居此地。

以班超为代表的班氏望族,不乏因功高而致禍者。

班超之兄班固,因窦宪案受牵连死于狱中。

班超嫡孙班始,因杀了妻子阳城公主而被腰斩于市

在班沟村,有关班超嫡孙班始杀了妻子阳城公主的故事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班家有人在朝中做官。后来官职越做越大,皇帝就把他的排行老三,名叫王英的侄女嫁给班家。这个皇帝的侄女是有封号的,人虽说长得金枝玉叶,美如天仙,但养成了一种目中无人的坏脾气。

班家自从成了皇帝的亲戚,不但没得到什么实惠,而且一家人成了媳妇的奴隶。就说穿衣服吧,这媳妇的衣服都是从皇宫里带出来的,一天要换一件新衣服。新衣服穿上,旧衣服就要扔掉。就连脚上的鞋子也是一天双,穿了就扔。

这位媳妇吃的喝的更是难侍候,每顿饭要有一百多种菜,天上飞的,水中游的,地上跑的,土里藏的,样样都不能重。

媳妇如果没有新衣服,就一丝不挂地躺在床上;如果没有好饭菜,就赌气不吃饭。皇帝的侄女,谁敢得罪班家全家人自从媳妇进门,老老少少都围着一个媳妇转。扯布的、撕绸的、裁衣的、买菜的、打鱼的、摸虾的、射雁的、做饭的、蒸馍的、磨面的……全家人白天黑夜忙得晕头转向,还是侍候不住一个媳妇

班家本来是清官,也没有多大家底,不到一年,为这个媳妇的吃穿就把家底花了个精光,还欠了一屁股债。

在朝里做官的班家人过去是骑马上朝,后来买不起马就骑驴。再后来,驴也卖了,上朝只有靠双脚走。连身上穿的官服都是补钉摞补钉。

班家人忍气吞声后悔莫及,一家人像一群耗子一样,侍候不了一只请进家里的猫。

再说媳妇的娘家,女自从嫁到班家,一直盼着女领着女婿来瞧亲戚,从五月单五等到六月六,从六月六等到七月七,又从七月七等到八月十五,一直等到九月九,十月里也不见闺女回娘家

媳妇他爹就派家中的梳头老妈子带着丫环去看闺女。进门一看,过去金枝玉叶的闺女赤身裸体躺在床上因为饭不可口已经三天水米没有进口,人也瘦成了一把柴禾。接人回娘家吧,总不能牵一只赤肚子猴回家,何况人就要锇死了。

老妈子和丫环连口水也没敢喝,就急忙回去禀报皇上一听,怒气冲天,就把班家在朝中做官的人叫到朝殿里。皇上说:“我侄女到你家还不到一年,就被你们折磨得人不人,鬼不鬼!听说连饭也吃不到嘴里?”

班家的官人都有苦难言,还没来得及分辨,皇上就下了圣旨说:“虐待皇亲,罪不容赦!”判了这媳妇公婆斩刑,把班家在朝中做官的人一律免官,流放三千里。

媳妇的公婆被斩后,外甥女来收尸。外甥女扑到外公外婆的身上大哭,一边哭一边说:“我可怜的班公、班婆啊!班家遇到了‘英’,一家难活成啊!”

沟里住的一群班鸠听到这外甥女的哭诉,都一齐飞到了班公班婆的坟头,绕着坟头飞着踅圈儿鸣叫:“苦、苦、苦……苦、苦、苦……苦。”

后来,人们就把埋班公班婆的沟叫“班鸠沟”。再后来,班鸠沟叫起来不顺口,就叫“班沟”。

班超后裔之一支,住距班超墓十三华里之班沟,就有远离京城避禍兼顾守墓的可能。

更重要的是,班沟如果住的是班超远脉支系,也就不会,更不敢用班媫妤的官名来命名一座山。

今洛阳城的班家街、北邙山的班超墓、瀍河流域的班沟、班寨、班家坟等,均为班氏后裔辉煌于中华河洛大地的流光溢彩。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