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地名网欢迎您!
洛阳地名网
7*24小时服务热线:
0379-65112858
历史文化

神禹导洛处

作者:洛阳市行政区划与地名研究会 日期:2021-05-31 人气:1379

image.png

大禹是我国远古时代部落联盟的首领,伟大的治水英雄,姓姒,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夏王朝的创立者。《尚书·禹贡》说“导洛自熊耳”意思是说大禹治理洛水是从熊耳山开始的。

洛河发源于陕西洛南县,东穿熊耳山,经卢氏、洛宁、宜阳、洛阳、偃师在巩义境内注入黄河,全长450多千米。在偃师纳支流伊水后称伊洛河

熊耳山属秦岭余脉,主峰位于卢氏县境内,海拔1500多米,因有两峰状若熊耳而得名。《水经注》谓“双峰齐秀,望若熊耳”即指此。

神禹导洛处位于卢氏县东约15千米的范里峡谷中。相传古时此处为大山所阻,洛水汹涌,无处流泻,遂成水患。治水英雄大禹便在此凿石开山,打出通道,引洛水东流。于是水患消除,庶民安乐。据说,当时大禹曾用剑在崖壁间刻有古体“洛”字,惜今已模糊难辨,但他使用的石盆、石灶和传说的遗物、遗迹仍有留存。后人为了纪念大禹,在崖壁下修建禹王庙,四时致祭;唐宋以来,墨客文人至此,亦多留有题记。石壁上的“神禹导洛处”五字,则为清代卢氏知县刘应元所书,至今可见。

在距今四五千年的原始社会末期,中原一带洪水滔滔,淹没了广大原野。部落联盟首领尧便让鲧来治理洪水,但鲧只用堵塞的办法,治了9年,最后还是失败了。他的儿子禹总结他失败的教训,改用疏导的办法来治理,“高高下下,疏川导滞,钟水丰物”(《国语》),就是依据地势的高低,疏导川流,兴修沟渠,让水自自然然排下去。这位大禹,劳身焦思,“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为百姓立了大功。“茫茫禹迹,画为九州。”(《左传》)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中华民族与大自然搏斗,并最终战胜大自然的伟大气概。而“神禹导洛”的传说,恰为大禹以“导”为主的治水方法作了注脚。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