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地名网欢迎您!
洛阳地名网
7*24小时服务热线:
0379-65112858
历史文化

东汉灵台遗址

作者:洛阳市行政区划与地名研究会 日期:2021-06-02 人气:2761

image.png

东汉灵台位于国都洛阳城南、平城门外御道西,“去城三里”。其遗址在今洛阳市伊滨区佃庄镇大郊寨村与岗上村之间。这里,一座巨大的夯土台,紧傍洛河大堤,巍然矗立于大地之上。古老的洛河,轻拍堤岸,由西南缓缓而来,向东北悠悠而去,似乎在吟唱一首久远而深情的歌……

灵台创建于光武帝建武中元元年(56),是当时最大的国家天文观测台。共有四十一人供职,除“丞”一人总掌全台工作外,尚有“十四人候星,二人候日,三人候风,十二人候气,三人候晷景,七人候钟律”,另有一人为舍人。如此规模庞大、人员众多、分工明确的天文观测台,是当时世界上少见的。

曹魏、西晋立国后,均沿用灵台,前后连续使用达250余年之久,灵台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考古发掘表明,灵台遗址整个范围达4万多平方米,东、西、南尚残存夯土墙基,墙垣内的中心建筑,即前已提及的夯筑高台。现存之夯土台,东西残宽31米,南北残长41米,残高约8米。这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天文观测台遗址。

在夯土台的四周,各有上下二层平台,平台之上有建筑遗迹。其中下层平台略与现耕地地面同高,平台上原有廊庑式建筑,北面正中有坡道(或踏道),可达上层平台。

上层平台上,四面各有五间建筑。建筑的后壁与下层平台建筑做法相同将夯土台削为直壁,并在壁上挖槽立柱,柱下置方形柱础。地面全部用长方形小砖按人字形铺砌。壁面先用草拌泥涂抹,再按东、西、南、北方位,分别涂以青色、白色、红色、黑色粉。这应和五行学说及当时崇拜四灵(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习俗有关。上层平台西面,和其他三面颇为不同。它在原五间建筑的后面,加壁内室,进深约两米,外室与内室以土墙隔开。这种形制特殊的建筑做何用呢?有关文献记载说,“张衡作铜浑天仪”“于密室以漏水转之”。研究者推测,这里很可能就是安置浑天仪的“密室”。

夯土台顶部是观测天象的场所,其形制应是“上平无屋”,惜今日已非原貌。四周的建筑则应是观测人员记录整理的衙署。

关于灵台的高度,古籍记载不一。一说“高三丈”,一说“高六丈”。东汉三丈约合今7.08米,今灵台残高尚达8米余,“三丈”之说显然有误,应以“六丈”之说为是,合今14.16米。

灵台是太史令的下属机构。我国东汉时杰出的科学家张衡,先后两次任职太史令,亲自领导、主持、参与了灵台的天象观测和天文研究,在长达十多年的岁月里,他披星戴月,仰观天象,察测风云,探索天地奥秘。灵台有幸,它在早于哥白尼、伽利略等一千余年前,见证了这位科学巨人所做的一切。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