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地名网欢迎您!
洛阳地名网
7*24小时服务热线:
0379-65112858
历史文化

东汉八关

作者:洛阳市行政区划与地名研究会 日期:2021-06-02 人气:3116

image.png

东汉中平元年(184),汉灵帝为阻扼黄巾军,加强京城的防务,以河南(治洛阳)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军和五校尉营屯兵都亭,镇守洛阳,置函谷、伊阙、广成、大谷、輾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关都尉,以拱卫京师。函谷等关隘古已有之,但总称八关是从灵帝开始的

函谷关,周初为畿内之地,遗址在今灵宝市坡头村北,南峙巍巍秦岭,北望滔滔黄河。战国时,秦始设关,称秦关。西汉楼船将军杨仆祖籍新安县,因耻为“关外民”,乃上书武帝,愿以己家财,东徙三百里,重建新关,即汉函谷关,为洛阳八关之首。

汉函谷关位于今新安县城东约1千米处。北依凤凰山,南眺青龙山,关东为涧河,是洛阳西进长安的通衢要道,曾呈现“会万国之玉帛,徕百蛮之贡琛,盖分其云合,车马动而雷奔”的盛况。据新安县旧志记载,民国13年(1924)进行过一次修葺,关洞西口有楹联为“胜迹漫询周柱史,雄关重睹汉楼船”洞额为“汉函谷关”,由康有为书丹。迄今遗存主要包括东西向坐落的关楼南北两侧的夯土关墙和阙台遗址,以及关墙外向南北两侧延伸的长墙遗迹。20146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伊阙关,伊阙,山名,又名龙门山、阙塞山,因两山对峙,形如门阙,伊水中流,故名伊阙。东周时,为京都南面的重要关隘,是洛阳南下、汝颍北上的必经之道。东汉时在此设关,其间山谷相连,自古为防守要地。《战国策》载:“秦攻魏将犀武军于伊阙,进兵而攻周。”《史记》载:“(秦昭王)十四年,左更白起攻韩、魏于伊阙。”据《旧唐书》载,唐武德三年(620)七月,李世民亲率重兵北据邙山,派行军总管史万宝率兵“自宜阳南据龙门”遂攻取洛阳。今日伊阙关遗址处,建有宏伟古朴的石拱桥,将两山连为一体。

广成关,由于位于汉代所置广成苑之南而得名,遗址在今汝州市西。这里世称“两山夹一川”,其东北、西南山川相连,自古是洛阳通往荆楚的要塞。东汉时此处有广成泽,周围四百里,东南流入汝河。今关已无存。

大谷关,遗址位于今洛阳市伊滨区寇店镇水泉村,是嵩山西延余脉万安山中的峡谷。《洛阳记》中载:“大谷,洛城南五十里,旧名通谷。”谷纵深15千米,深谷两侧,沟壑纵横,溪水潺潺,群峰对峙,灌木丛生。此关位于当时洛阳城南,为洛阳正前方的一道门户,是洛阳通往南阳、许昌的要道,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今关已无存。

轘辕关,遗址位于今偃师市府店镇参驾店村南,是当时洛阳东南的主要门户,为洛阳通往许、陈等地的捷径要冲。关处鄂岭坂、少室山上,道路狭窄,回环盘旋,故得此名。今存建筑为清代重修,用青石垒砌,东西长14.7米,南北宽10.5米,高6.2米。正中为一弧形门洞,高4.7米。有石阶可达关顶,关顶原有大殿,已毁于战火。

旋门关,遗址在今荥阳市汜水镇西南,东汉以此关为京师洛阳东面的一大关隘,洛阳向东过此,即无要塞可以据守。今关已无存。

孟津关,亦称河阳关,遗址位于今孟津县扣马村北2.5千米处,距孟州9千米的黄河河心,是古代黄河上的一个重要渡口。此即为周武王伐纣时与诸侯会盟渡河处,有“八百诸侯会孟津”之说,故亦称“盟津”,又名富平津。东汉时在此设关,西晋丰乐亭侯杜预曾在这里架起黄河上第一座浮桥,称“河桥”;北魏曾在这一带置河阳三城于黄河南北两岸及河中沙洲上。孟津关为洛阳北面的要津,历代是兵家必争之地。今已无存。

小平津关,遗址位于今孟津老城花园村的西北、黄河河心,也是黄河上的一道津渡,其地位仅次于富平津,故名小平津。东汉末年,宦官张让等劫少帝步出谷门,曾夜至小平津。今关已无存。

东汉八关的设置,原为阻止黄巾起义军进入京师洛阳,是拱卫洛阳的第一道防线,军事上有其重要的意义。同时,洛阳周边的八关,自古就是四方辐辏的交通要道,对经济、文化的交流,人群的迁徙发挥着重要作用。


1
0
标签: 景点 东汉八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