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堂是“天子太庙”,夏代称为世室,商代改叫重屋,周代始称明堂。统治者兴修明堂,主要是祭祀祖先或接受臣属的朝拜。《桓谭新论·正经第九》云:“王者造明堂、辟雍,所以承天行化也。天称明,故命曰明堂。”《白虎通义》说:“天子立明堂者,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化,宗有德,重有道,显有能,褒有行者也。”就是说,明堂的主要意义在于借助神权以布政教。
唐王朝建立后,唐太宗和唐高宗本有在长安兴建明堂的计划,但因众儒们意见不一而长期搁置。垂拱四年(688)正月,以皇太后名义临朝称制的武则天在神都洛阳重提兴建明堂一事。当时的一些儒生们引经据典非要把明堂设置在都城南三里之外、七里之内的地方不可,武则天则以“去宫太远”为由,不予采纳。她召集“北门学士”们商量后,很快统一了意见:将原隋代的乾元殿撤毁,改建明堂,二月份开始动工,由武则天宠幸的僧人薛怀义负责监造。经过数万工匠的辛勤劳作,同年十二月,这座位于应天门内的明堂便矗立了起来。
武则天营建的明堂高达294尺(合今天的80米左右),比原乾元殿高出24尺,周长300尺,上圆下方,共分三层。下层为正方形,四壁涂以青、赤、白、黑四色,象征一年四季及东、西、南、北四方;中层开设12个窗户,表示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第三层是二十四棱柱体,象征二十四节气;屋顶有一个大圆盘,圆盘上设置有一只昂首欲啼的涂金铁凤,象征太阳。明堂内立有粗达十围、通贯上下的巨木,作为总柱,配以颇多的横木、斜柱、偏栋,使明堂虽一木为基仍能稳立不摇。这一大型建筑竣工后,武则天为之命号“万象神宫”,并大摆宴席款待群臣,甚至允许民众入内参观。
证圣元年(695)正月,武则天集僧众于明堂举行无遮会。事先在明堂内挖5丈深坑,放入不少佛像,会上将坑里佛像一一拉出,以取佛像由地下涌出之义。同时又钉牛取血,用作染料,去绘画佛像,据说这幅佛像仅头部就有200多尺长,武则天曾命人将该画像悬挂在天津桥南,供路人顶礼膜拜。孰料,就在举行无遮会期间,与明堂相距约150米的天堂突发大火,结果明堂也受到波及,被焚烧殆尽。
天册万岁元年(695),武则天命薛怀义重建明堂、天堂,同时下令铸造象征“四面八方,辐凑洛阳”之意的九州鼎。次年三月,明堂再次建起,武则天为之改号曰“通天宫”。顶部圆盘上的涂金铁凤,由原来的一丈高变成了两丈多高。不久这支铁凤即被大风摧折,又改成一个大铜球,位于环绕的二龙之上。
神功元年(697)四月,费时两年多的铜铸九州鼎问世。由于豫州为神都洛阳之所在地,所以豫州鼎规模最大,高1.8丈,重1800石,其他各州的鼎均高1.4丈,重1200石,总计用铜56万余斤。武则天曾打算用2000两黄金为之涂色,后接受了臣属关于“九鼎神器,贵于天质自然……不待金色以为炫耀”的劝谏,方才作罢。为将这九尊大鼎运入明堂安放,武则天与宰相、诸王亲率京城卫兵10余万,以及不少大牛、白象前往拖曳,方拉入明堂前庭。
唐玄宗即位后,认为洛阳明堂“体式乖宜,违经紊礼,雕镌所及,穷侈极丽”,遂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十月二日诏令将作大匠康諐素前往洛阳,以毁掉明堂。康諐素来到洛阳一看,明堂规模如此浩大,“毁拆劳人”,于是他向玄宗建议“且拆上层”,“依旧为乾元殿”。就这样,明堂又还原成昔日的乾元殿。洛阳唐代明堂从此消失。
东都洛阳明堂遗址,其中心为巨型柱坑,坑底为直径约3.67米的柱础石。柱石坑外为六圈八边形台基,台基东西、南北部宽约105米。2010年,洛阳市有关部门对明堂遗址进行了保护性重建,如今这里已成为隋唐洛阳城遗址国家考古公园的一处重要景观,对游人正式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