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阳市东南偃师市境内,缑氏镇滹沱村西南景山白云峰之巅,有一座褐黄色士冢,被当地百姓称为“太子冢”,墓冢前高大的神兽、石人、墓碑、望柱,千百年来被当地的村民视为神物,也昭示着墓主身份的不凡。
“太子冢”为唐高宗太子李弘之墓——恭陵,1963年被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中原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座唐代帝陵,也是极少见的保存比较完好的唐代陵墓。
恭陵墓冢东西现长163米,南北宽147米,残高22米,封土全部为红褐色土夯筑,经千年风雨仍密实坚硬。墓冢四周近20万平方米的陵园,原有神墙围护,神墙四角建有角楼,中部分置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座神门,神门外尚存土阙,门阙外各有石狮一对,显示着神门的非凡气势。南神门宽30米,所立为两具腾跃之势的立狮,其他三座神门则为坐狮。南神门外的神道宽50米,两侧分别列有石翁仲三对、天马一对、望柱一对。东排第一、二翁仲之间,矗立着一座巨碑,碑通高7米余,宽2米左右,乃是唐高宗李治亲撰、亲书的“孝敬皇帝睿德之记”碑。
恭陵坐北朝南,规模恢宏,布局规整,处处展示着大唐皇家气象,其规模、形制堪与唐太宗的昭陵媲美,是唐初“号墓为陵”的实证,也是唐代皇家陵墓制度的典范。恭陵石刻则开创了唐代帝陵石刻制度化的先河,艺术之精妙更是超过武则天和唐高宗合葬的乾陵,可以看到龙门石窟雕塑的影迹。从恭陵哀皇后墓出土的明器,也是前所未见的唐代艺术珍品,是研究唐代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而其神道两侧稍偏西于中轴线排列的神兽、翁仲、望柱,却又似乎喻示着恭陵的“不合经典”,也引人遐想笼罩在这位未曾登基的“孝敬皇帝”身上的历史之谜和大唐风云。
“孝敬皇帝”李弘是唐高宗第五子,出生于永徽三年(652),显庆元年(656)被立为太子,原太子李忠被废。唐高宗为此大赦改元。李弘是武则天的第一个儿子,这位让武则天“母凭子贵”的皇子,应着“老君当治,李弘应出”的谶语而生,承受着唐高宗和武则天极高的政治寄托。李弘“仁孝英果,深为上所钟爱”,被高宗授予一定的自主权独立处理政事,并时常以太子身份“监国”,不仅仁德爱民,且能“持正谏诤”,又兼恭肃宽厚,“礼接士大夫,中外属心”,确实很有望成为唐王朝又一位贤明有为的君主。
然而,李弘却于上元二年(675)四月,年仅二十四岁早逝,《旧唐书》记载其“从幸合璧宫,寻薨”。合璧宫是唐高宗、武则天东都洛阳的一座行宫,在今洛阳涧西区辛店镇龙池沟村,尚有阙台和宫殿基址遗存。丧于洛阳的太子李弘被葬在了北临洛河、南望嵩岳的缑氏景山之巅。景山,在《诗经·商颂·殷武》里就有“陟彼景山,松柏丸丸”诗句,唐代陈子昂则称:“景山崇丽,秀冠群峰……帝王图迹,纵横左右,园陵之美,复何加焉。”可见,这座如今空阔壮观的“太子冢”当年却原是风藏气聚、皇家气象蔚然之地。
据记载,李弘死后,武则天“俯空莛而咽泪”,“痛感难胜”,唐高宗“伏枕流欷,哽绝移时”,并颁发《皇太子谥孝敬皇帝制》和《册谥孝敬皇帝文》,谥封李弘为“孝敬皇帝”,于洛阳景山为其营建恭陵,“制度一准天子之礼,百官从权制三十六日降服”。唐高宗“亲为制《睿德纪》,并自书之于石,树于陵侧”。为管理恭陵,又敕令复置缑氏县,并设“恭陵令”。唐睿宗永昌初(689),武则天令楚王李隆基为孝敬皇帝之嗣子以继承其香火。直至开元年间,唐恭陵依然享受着唐王朝最高规格的庙祭。但晚唐以后,恭陵地位明显下降,甚至成了朝廷流配贬谪官员的地方。“恭陵所其山园之内,被民户起舍屋居止,台观皆被侵耕,柏城松径,樵采殆尽。”936年,后唐对恭陵的修缮和“祀典有续”的历史也随其灭亡而结束,享受200多年皇家飨祭的恭陵逐渐荒芜。
未“近侍昭陵”亦远离乾陵,“慈惠爱亲、死不忘君”的“孝敬皇帝”,千百年来依然恭敬地陪侍着父亲唐高宗亲撰、亲书的“孝敬皇帝睿德之记”碑,守望着不远处缑山之巅母亲武则天亲书的“升仙太子之碑”,沉寂于隋唐洛阳城曾经的繁华和女皇武则天永恒的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