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阳盆地南侧横卧着万安山,它东接嵩岳,西达伊阙,北与邙山相望。万安山南麓,洛阳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北0.5千米处,长眠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灵魂——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公工于诗词散文,他的《岳阳楼记》是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他主张澄清吏治、厉行法制、富民强兵的“庆历新政”,开启了北宋政治改革的前奏,是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先驱。他51岁戍守边关令“西贼闻之心胆寒”,让军事衰弱的北宋西北边防得到巩固。
范公乃苏州吴县人,后随母改嫁来到山东长山,出身凄苦但“慨然有志于天下”,年少时即立志“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画粥断齑”发愤读书,安然自得于人所不堪的艰苦,终于在大中祥符八年(1015),26岁即进士及第,开始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的仕途生涯,“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其所有为,必尽其力”。
范仲淹敢言直谏。天圣五年(1027)为母守丧期间,冒哀越礼上书万言《上执政书》,提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变革思想以及明确的改革主张,“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在章献太后(真宗章献皇后)临朝听政时,谏阻皇上为太后拜寿,并要求太后还政;吕夷简为宰相时,绘《百官图》批评其任人不公,触怒权威以致多次被贬;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擢升参知政事,向仁宗上书《答手诏条陈十事》,主张“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推恩信,重命令,减徭役”,推行改革,因触犯顽固势力,受到排挤,55岁再次远赴戍边。后被罢去参知政事,辗转邠州、邓州、杭州、青州,后因身体病甚请调颍州,在途中卒于徐州。
范仲淹一生可谓仕途坎坷,历经艰难和世态炎凉。他数次被贬,以致后来远赴途中,沿途无人迎送,但他安然处之。景祐三年(1036)他同欧阳修、尹洙等同时被贬,好友梅尧臣忧其处境,劝其明哲保身,范公依然慷慨高歌“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庆历新政夭折后谪知邓州,范仲淹仍坚持“救民疾于一方,分国忧于千里”,其间还写下了震烁千古的《岳阳楼记》。逝后,宋仁宗辍朝一日以示哀悼,并追封其为兵部尚书,谥号“文正”。王安石悼文称其为“一世之师”,“由初迄终,名节无疵”。范仲淹可谓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典范,千百年来被帝王、士人和百姓广为尊崇。
范仲淹墓园占地60亩左右,分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墓园依次为范母秦国太夫人墓、范仲淹墓和长子监溥公范纯祐墓;后一部分墓园在前一部分墓园西北约0.5千米处,为范仲淹次子忠宣公纯仁、季子恭献公纯礼、四子龙图阁学士纯粹及其后代之墓地。墓葬形制比较独特,被当地人称为“扯儿背孙”。从1031年范母入葬于此,直到靖康之难后范氏后裔南迁,范氏后裔一直先后袱葬于此,后人也从江苏吴县迁来守护墓园。
如今,进入范园青砖青瓦的山门,可以看到一座四柱三门的牌坊,牌坊一半留存着古迹,一半为重新修复。范文正公墓呈六边形,由青砖砌就,比较矮小。墓前有祭殿五间,殿中悬挂清光绪皇帝御笔“以道自任”匾额,另有一匾额题为“河山戴历”。殿中原有清康熙、乾隆、光绪帝三朝所题匾额,但如今已不存。祭殿左右各立石碑2通,均盖有碑楼。其中一通即著名的“褒贤之碑”,碑高4.17米,宽1.41米,厚0.48米,碑首碑身为一块碑石雕刻而成。碑首六龙伏绕,篆额“褒贤之碑”为宋仁宗御笔亲书,碑文“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为北宋名臣、大文学家欧阳修撰写,“叙事精简,评论中肯,说明详尽”。碑文共30行,满行72字,原文应有2044字,为研究范仲淹的重要史料。碑刻为隶书,王洙书丹,欧阳修曾赞其书法“峭劲,多带篆体,真出唐人隶书之上”,为比较难得的北宋隶书碑刻。墓园神道两旁分列着石人、石马、石羊、石狮,是珍贵的北宋石刻艺术品。整个墓园在2006年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出范仲淹墓园向东三四百米,是大唐三朝名相姚崇墓,范文正公生前路过伊川时曾来拜谒。据说,姚崇幼年丧父,母亲另嫁,后来母丧后就为母亲在万安山麓独立墓园,并归葬母亲身边。对姚崇极为推崇、对洛阳情有独钟的范仲淹,就在姚崇墓园旁为母亲另立墓园。关于范氏墓园,在洛阳民间流传着多种传说,千百年来,以这样的方式纪念着这位心怀天下的伟大先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