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阳城东12千米处,一片郁郁葱葱的苍松翠柏之中,隐隐透出峥嵘的殿阁和高耸的宝塔,给人一种无限庄严、肃穆之感,这便是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刹”的洛阳白马寺。
“中国第一古刹”为什么叫白马寺?这里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东汉明帝永平七年(64),正月十五元宵佳节这天夜里,汉明帝在南宫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金人自西方飞来,身高丈六,在殿庭里飞绕。第二天早晨,他召集大臣询问,有一个博古通今、名叫傅毅的人告诉汉明帝说,你所梦见的金人是西方的神,名字叫“佛”。汉明帝听后信以为真,于是第二年便派遣大臣蔡愔、秦景等18人前往西域拜求佛法。蔡愔、秦景等东汉使者西行走到大月氏国,即今阿富汗一带,遇到两位传教的印度高僧,一位名叫摄摩腾,一位名叫竺法兰,同时还看到了他们随身携带的佛经和释迦牟尼佛像。东汉永平十年(67),二位印度高僧接受邀请,和蔡愔、秦景等一起,用白马驮着佛经佛、佛像一同到国都洛阳。汉明帝礼重二高僧,便敕令在东汉洛阳城西雍门外三里修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之功,故取名白马寺。
第二种说法:在很早的时候,有一位印度国王,打算毁掉国内的全部佛寺,当他正准备毁掉一个名叫“招提”的寺院时,夜里有一匹白马绕着佛塔长嘶悲鸣,国王感到灵异,便不再毁坏寺院,并把“招提寺”改名为“白马寺”。从此以后,其他地方修建寺院也多以白马为名了。
在以上两种说法中,第一种即“白马驮经”的说法流行较广,知道的人也较多;而第二种即“白马绕塔悲鸣”的说法却比较陌生。此外还有第三种说法:汉明帝派人取经回来,对二位印度和尚非常尊重,便在洛阳城西修建佛寺,这个佛寺初名“招提寺”,后来有一个国王要毁掉这个招提寺,夜见白马一匹绕塔悲鸣,便将它改名为“白马寺”。很时显,第三种说法乃是从第二种说法中演变出来的。
说到“白马驮经”,不少人便误把白马寺和“唐僧取经”联系起来。例如:有人说唐僧取经路过白马寺,有人说唐僧取回的佛经放在白马寺,有人说唐僧骑的白马死在白马寺等。不少人还认为白马寺就是因为“唐僧取经”才创建的。其实这是种讹传。因为白马寺创建于东汉,而“唐僧取经”却是在唐朝,二者之间,相距五六个朝代,达五百六十多年之久。
白马寺创建之后,大约经过了120多年,洛阳便遭到了“董卓之乱”。东汉末年,大豪强、大军阀董卓,挟持汉献帝逃往长安(今西安市西北)。临行,他驱迫洛阳附近数百万人口同时西迁。为防止人民逃回,便疯狂地把洛阳城周围200里以内的房屋全部烧光,遂使昔日赫赫京都变作一片废墟。这一次,白马寺也遭到了彻底的破坏。后至曹魏王朝又复修了白马寺。在此后的漫长岁月中,古刹白马寺曾经几度繁荣,几度衰落。盛唐时期,武则天指示大修白马寺,以薛怀义为住持和尚,白马寺呈现出空前的盛况。传说当时的白马寺比现今白马寺大得多,门前有高大的石牌坊、巍峨的山门,寺院周围有很宽的河水环绕,寺内有好多处偏院,到处栽满梅、兰、竹、菊、杨、柳、梧桐等,僧人多达3000余名。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掌印太监黄锦又一次大规模整修白马寺,据现在保存的《重修古刹白马禅寺记》碑文记载,当时曾兴修前后大殿、庖厨、法堂、钟楼、鼓楼等数十间,新塑菩萨、侍从等神像,新修大门3洞,新增石狮1对,砖石铺砌台阶道路,植树千株,共占地62亩。这一次重修,大体上奠定了今日白马寺的规模和布局。
现存白马寺坐北朝南,是座长方形的院落。据实测,整个寺院面积有4万平方米左右。寺院山门之外,左右相对,伫立两匹石马,大小和真马差不多,形象温和驯良。这是两匹宋代的石雕马,原为宋朝太师太保魏咸信墓前之物,后在20世纪30年代时,由白马寺住持和尚德浩迁到这里,是两件优秀的石雕艺术品。
白马寺的山门为明代所重建,门上方所嵌匾额,为黄锦重修时所立。山门的券洞,由青石镶砌而成,不少青石上还刻有工匠的姓名。据考证,这些青石很可能是东汉时的遗物。
寺内现存五层大殿,自南向北分布在中轴线上。进入山门之后,首先看到的是第一层大殿天王殿。殿内正面,雕龙贴金佛龛内,供置着一尊赤脚打坐、满面笑容的弥勒佛。据说弥勒佛从来没有过烦恼,总是高高兴兴的,所以也俗称他为“欢喜佛”。殿内两侧,坐着威风凛凛的四大天王,也叫“四大金刚”。据佛教教义说,在须弥山半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有一位天王守护着,后来便把他们塑在了佛寺里。
第二层大殿是大佛殿,殿内正中有7尊塑像,这7尊塑像是:一佛(即释迦牟尼),二弟子(即迦叶、阿难),二菩萨(即文殊、普贤),二天女。背后是观音菩萨,大概由于她面对后方故亦称“倒坐观音”。中国人对观音菩萨是十分熟悉的,相传她大慈大悲、心地善良,最喜欢解人危难。
大佛殿之后,是三殿大雄殿。它是寺内的主要殿堂之一。殿内置高大的木雕佛龛,辉煌壮观。佛龛中供置三主佛(即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二天将(即韦驮、韦力),两侧供十八罗汉,东侧9尊意为“降龙”,西侧9尊意为“伏虎”。
这一组塑像,是传世极稀的文物瑰宝、佛教文物的精华之作。这不但是由于它们一个个造型生动传神,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还由于它那独特的造像工艺。这种工艺被称作“夹纻干漆”工艺。它先用泥、沙等作成原胎,再用纻麻(布)裹缠,再涂漆,如此反复多次,最后描金绘彩,并脱去原胎。所以又叫“脱胎像”“脱空像”。此种工艺造型美,重量轻,耐酸防腐,经久不坏。据文献记载说,这种工艺盛于唐朝,尤其盛行于京洛一带,宋代以后则渐渐失传了,元代、明代的作品更属凤毛麟角。这里的十八罗汉像,是目前所知国内仅存的一组。据考证,这组塑像时代为明代正统年间。
第四层为接引殿,由于在清同治年间毁于火灾,光绪年间重建,建于双层石基之上,殿内供置3尊立像,故此殿也称“立佛殿”。
最后一层大殿毗卢阁,它耸立于清凉台之上,重檐挑角,铃铎悬垂,古香古色,具有鲜明的中国古建筑特色。殿内供毗卢佛,也称“大日如来”。按佛教说法,释迦牟尼有三身像,即“应身”释迦佛,“报身”卢舍那佛,“法身”毗卢佛。其中“报身”卢舍那佛即龙门奉先寺大佛,毗卢佛即此殿所供之佛。东西配殿分别为摄摩腾殿、竺法兰殿,殿内分塑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像。
清凉台东西两侧,分别新建藏经阁、法宝阁各一座。均坐北朝南,重檐歇山顶,建于东西长25.2米、南北宽22.5米、高5米的台基之上。
中轴线两侧为附属建筑,东侧为门头堂、客堂、斋堂,西侧为云水堂、禅堂、祖堂,均为硬山式建筑。为了佛事活动的需要,近年来,陆续把斋堂辟建为卧玉佛殿,禅堂辟建为玉佛殿,祖堂辟建为六祖殿等。
白马寺内保存的佛教造像40余尊,保存的历代碑刻40余方,是研究白马寺历史沿革和佛教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
除了古代建筑、佛教造像之外,白马寺还保存下来不少古代碑石、经幢及各种供器、佛塔、佛亭、古代经书等,其中多有珍品。例如山门里的元代巨碑《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相传系由当时著名的大书法家赵孟所写,是一件难得的书法艺术品。
在白马寺山门内东、西两侧围墙之下,是印度二高僧墓,墓呈圆丘形,形制相同,均用弧形青石围砌,高3.2米,直径8.7米。冢上青藤茂密,周植松柏、翠竹。东侧墓碑上刻“圣旨”“敕赐”“汉启道圆通摩腾大师墓”,西侧墓碑上刻“圣旨”“敕赐”“汉开教总持竺法大师墓”。墓碑立于明代崇祯七年(1634),由“赐进士中宪大夫,知河南府事尹明翼”重立。
据《高僧传》记载,“摄摩腾,本中天竺人,善风仪,解大小乘经,常游化为任”。汉永平年间,明帝遣使西行西域求经。得遇摄摩腾,乃邀其到中原。摄摩腾随使者到京都洛阳,明帝建白马寺,摄摩腾禅居白马寺,翻译佛经,后卒于洛阳白马寺。
竺法兰来华事亦见于《高僧传》,“竺法兰,亦中天竺人,自言诵经论数万章,为天竺学者之师”。东汉使者邀其与摄摩腾共赴京师洛阳。后在白马寺翻译佛经,后卒于洛阳,春秋60余,葬于白马寺。《魏书·释老志》也记载:“摩腾、法兰咸卒于此寺。”
印度二高僧为弘扬佛法,远离故土,穷毕生精力弘法传教,这也是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印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最初篇章。
白马寺东侧的齐云塔,是一座方形密檐式砖塔,共13层,通高25米左右,底部为正方形的束腰须弥座,长、宽各约7.8米,其束腰处长、宽各约6.76米。其外轮廓由下向上,略呈抛物线状,顶为宝瓶式塔刹。据寺内现存碑石记载,齐云塔建于东汉永平十二年(69),北宋末原塔被焚毁,金大定十五年(1715)重建为砖塔,即今存之齐云塔,是洛阳一带地面现存最早的古建筑。
1990年,扩建为齐云塔院,为一比丘尼道场,在齐云塔东、西两侧分别新建了斋堂、客堂、禅房等。山门内东、西两侧有佛教碑廊24间,陈列有关禅宗祖师,佛传故事、书画等碑刻65方。
白马寺既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又是中外僧俗各界参观游览的胜地和朝拜的圣迹,一年四季迎接着成千上万的游人。最近几年,洛阳市对白马寺的周边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山门外开辟了绿草如茵的广场,新建了石牌坊、石桥、放生池等。千年古刹,更显魅力。
同时随着白马寺逐步走出国门,其在佛教史上的独特地位,使其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也促进了在新时代的中外文化的交流。近几年在白马寺西侧开辟了国际佛殿苑,陆续修建了具有印度风格、泰国风格、缅甸风格的佛殿,今后也还会有更多异域风格的佛殿出现在国际佛殿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