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寺,又名下寺,位于汝阳县城东南15千米处的圣王台村。它南倚凤凰山,北临汝河水,是一处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游览胜地。
观音寺建于宋庆历年间(1041-1048)。该寺与少林寺同属禅宗,历经千年沧桑,仍保有许多完整建筑,保存有明清碑刻多通。
该寺坐南向北,建在由北向南逐渐升高的阶梯地形之上。总面积有14000余平方米,分东、西、中三大部分。东侧是和尚的作坊,西为竹园、树林,中间则为寺院之主体建筑。中轴线是四进院落,仿照洛阳白马寺之布局,由4个传统的四合院组成,面积达7000余平方米。由北向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三关殿、正佛殿、汤王殿,东西两侧还布列着钟楼、厢房、阁楼、碑亭及金溪银池、古树仙洞等。整个寺院建筑宏伟壮观,环境幽静素雅。
山门面阔3间,进深2间,硬山顶,屋面覆盖灰色板瓦,下辟实踏大门。山门前有石狮两尊,分居左右。
天王殿面阔3间,进深2间,硬山顶,上覆以灰筒板瓦,正脊中央置一小型殿宇,4条垂脊之上饰各种小兽。殿内为5架梁,正中央用通柱两根。殿之前后辟对开2门,可穿殿而过。殿外四角建4座碑亭,均为小歇山顶,上覆盖灰色筒瓦,亭内立石碑4通。在天王殿之左侧另有钟楼1座,歇山顶,平面呈方形,灰筒瓦碑4通。在天王殿之左侧另有钟楼1座,歇山顶,平面呈方形,灰筒瓦盖顶,正脊中央置一立兽驮宝葫芦,两端置龙首大吻,垂脊和戗脊均置有小兽。楼内钟已无存。楼下部为一青砖垒砌的高台,台高9米,台之南辟一圆券拱门,安装两扇板门,门内设踏跺可登临台顶。
三关殿又名“关圣殿”,是祭祀关羽的殿堂。面阔3间,进深1间,硬山顶,灰瓦覆盖。南面檐下明间辟门,安板门2扇,两次间开2扇直棂窗。殿内为5架梁。两山墙现存6幅清代壁画,内容均为三国故事,形象生动,工艺精湛,为我省清代璧画中之珍品,殿南面有2座碑亭,皆为小歇山顶,灰瓦覆盖。殿东西两侧有2扇掖门,为月亮门。中间为一甬道,沿甬道向南登6级青石台阶即达正佛殿。
正佛殿是该寺院中的主体建筑。面阔3间,进深1间,硬山式灰瓦顶,正脊中间置一琉璃彩狮,高1米,四角4根铁绳牵引。正脊两端置龙头大吻,垂脊和戗脊上列置16个形态各异的小兽。殿前檐下明间有方形石柱两根,柱上刻对联。前墙辟格扇门,安格扇门4扇、格扇窗2扇,均为六抹头一马三箭式。殿内雕梁画栋,五彩缤纷。原来该殿供有如来、观音、罗汉等佛像,于20世纪50年代被毁。由正佛殿向南便是“升圣桥”,桥西为“迎旭阁”,立于阁上可观旭日之东升;桥东为“横霞阁”,站在阁上可观晚霞之西没。桥两边有26根石雕望柱,柱间安青石栏板。桥下泉水淙淙,清澈碧透,桥之东西两侧各有一池,名曰东、西汤王池;各有一洞,西为“水帘洞”,东称“老母洞”。水帘洞前有一口古井,名曰“功德水”,相传是为纪念商汤王的功德而掘的。老母泂前有一清泉,叫“涤滤泉”,据说善男信女可以此泉洗恶赎罪。老母洞内置石佛1尊,高1米,端坐在4个石人相抬的石台之上。石人弓背弯腰,环目张口,似有身负千斤之势。老母洞两侧刻对联1副,上联“莫向他山借石”,下联“还来此地作为”,横批“何须面壁”。由升圣桥向南登13级台阶至一高台,台呈长方形,周围立42根望柱,柱头雕刻火炬形图案,素面栏板石。台上中间建一大殿,名曰“汤王殿”,东西两侧建厢房各3间。
汤王殿面阔5间,进深3间,面积达300平方米,硬山顶,上覆以灰色筒板瓦,正脊为浮雕花脊,中央置一立兽驮宝珠,左右两侧铁链牵拉,两端置龙鸱吻,垂脊为素脊,无饰。明间栏额横挂一块小型匾额,上书“汤王殿”三字。明间上方横嵌大匾额一块,上书“正大光明”四个金色大字,系清代光绪年间之遗物。汤王殿是当地人们为纪念商汤王之功德而修建的。据传,商汤在位时,天气大旱不雨,庄稼枯萎,百姓遭难。汤王为解除百姓疾苦,亲临凤凰山下九女泉边祈雨禳灾,天感其德,普降甘露,解除了旱情。寺南的圣王台村据说就是当年汤王祈雨时停圣驾的地方,寺北的王屯村是当年汤王御林军驻扎的地方。
汤王殿前的两棵古银杏树,高约10余丈,直经约5米,树冠浓密葱郁,笼罩在寺院上空,更显古朴森严。殿前左侧还有一口古井,叫“洗心井”,井筒呈六边形,周围用6根青石望柱和6块栏板石护围,栏板上雕有火葫芦、乾坤圈、阴阳板、如意钩等“八宝图”,故该井又称“八宝六棱井”。井下水面与水帘洞相通,井水经洞内石注入升圣桥再与诸泉汇合,流至前庭,形成一个地下水网。
该寺院内的主要建筑,从结构和艺术风格上判断当为清代遗物。除了这些建筑外,寺院内还存有石碑21通,其中明碑6通、清碑15通,以明弘治十五年(1502)《敕赐嵩山大少林祖庭》碑较重要,是研究佛教史和该寺历史变迁的实物资料。
据县志记载,观音寺建于宋庆历年间(1041—1048),距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到明代正统年间,有一名“铁船和尚住锡于此,见泉水曲流,爱其地……遂誓修复”。以后历代屡经修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