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地名网欢迎您!
洛阳地名网
7*24小时服务热线:
0379-65112858
历史文化

法王寺

作者:洛阳市行政区划与地名研究会 日期:2021-06-15 人气:982

image.png

法玉寺,位于登封市区北5千米嵩山南麓玉柱峰下。此处东、西、北三面群山环抱,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寺南二峰东西相峙,中间辟盘山大道。站在山门向南眺望、城区历历在目。该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四年(71),为我国最古老的寺院之一,相传特为印度高僧竺法兰而建。

三国魏青龙二年(234)改名护国寺。西晋永康元年(300)在护国寺的旧址左侧建法华寺。隋仁寿二年(602)更名功德寺,唐开元年间(713-741)又改名御客寺,唐大历年间(766-779)又易名法王寺。五代时期分为护国、法华、舍利、功德、御客五院。宋仁宗时又将五院归一,赐名嵩山大法王寺。元、明、清至今一直沿用法王寺之名。1987年释延佛方丈入住大法王寺,筹集资金重修古寺,恢复寺院面积6万多平方米,重修殿堂5000多平方米,修复雕塑神像47尊。在释延佛方丈的努力之下,佛教活动蓬勃发展,大法王寺已成为中原旅游观光的最佳去处之一。

大法王寺依山而建,从低到高七进院落,有山门、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殿、西方圣人殿、藏经阁(即白玉卧佛殿,内有缅甸白玉卧佛一尊,体重36吨)、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殿堂楼阁,金碧辉煌。环境幽美,风景如画,登封八大景之一的“嵩门待月”就在这里,人称“嵩山八景之首”。

寺前有一条长41.7米、宽2.75米的神道,沿神道由下而上直达山门。山门也称天王殿。此殿面阔3间,进深3间,硬山式,灰色筒瓦顶,檐下施一斗三升斗拱。殿之前后壁各开4扇格扇门和8扇格棱窗。

山门后为大雄殿,建在长22米、宽13.7米、高0.68米的台基上,宏伟高大。大雄殿面阔5间,进深3间,硬山式,灰色板顶。正脊、垂脊皆饰砖雕莲花,正脊两端之大吻已残,前檐下施三踩斗拱,为晚清之物。前壁开12扇格扇门。殿内长18.1米、宽11.55米,面积210平方米,全殿有立柱24根,二梁起架。殿内后间有一圆券门,宽2.3米。后壁辟一门,宽1.65米。大殿之前壁两侧角柱上方,有1.5米高的楼房雕饰,仿木结构,平顶,椽头显露。正面有门4扇,刻“来”字、“十”字和“井”字形花纹。门皆半掩,东侧门前有一童子举目仰望,西侧门有一人躬身扫地。这些雕刻,工艺精湛,形象逼真。

大雄殿前为一明台,长31.35米、宽10.07米。月台上有一个石彻长方形小池,池内种植紫色莲,每年八月开花。相传二祖神光在此说法,地涌金莲。站在月台上向东眺望,有两座山峰对峙,形似半圆形的门阙,人称嵩门。每年八月中秋夜,在此处可以看到皓月初升,恰似悬于嵩门之中,故有“嵩山待月”之景

大雄殿后经双层台面即达地藏殿。该殿面阔7间,进深3间,硬山式灰板瓦顶。正脊中间饰砖雕莲花,两端置龙头大吻;两垂脊均饰狮、马、鱼等陶兽。檐下置一斗二升斗拱,前壁辟二方窗。殿内东西长25.05米、南北宽9.1米,总面积228平方米。

在中轴线之两侧,还保存有东西厢房24间,皆为硬山式,无装饰。另外,在寺内还散存有唐至清碑刻、塔铭、题记20余品。特别是寺院甬道两侧有两株银杏树,高约30米,周长约5米,树龄有千余年,据传是建寺时所植。盛夏之际,树叶茂密葱绿,犹如大伞遮掩;凉爽深秋时节,满树黄叶,累累硕果,山风掠过,落叶撒金,银果落地,将寺院点缀得古朴清幽。故人称法王寺为嵩山“第一胜地”。


0
0
标签: 景点 法王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