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地名网欢迎您!
洛阳地名网
7*24小时服务热线:
0379-65112858
历史文化

永泰寺

作者:洛阳市行政区划与地名研究会 日期:2021-06-15 人气:1578

image.png

永泰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区西北约11千米处的太室山西麓。寺院坐东朝西,面对少林寺,背依气势巍巍的望都峰(因站立峰顶可眺望九朝古都洛阳而得名),北临秀丽多姿的子晋峰(因周灵王太子晋在此居住修道而取名),南有少室山和少林水库。永泰寺是佛教禅宗传入中原后营建的第一座女僧寺院,还是我国现存始建年代最早的尼僧佛寺。

永泰寺创建于北魏孝明帝正光二年(521),原名明练寺,唐代易名永泰寺,金代更名永禅寺,元朝以后又复名永泰寺,便称永泰禅寺。北魏正光二年,宣武帝的女儿永泰公主在中岳嵩山“出欲入道为尼”。孝明帝元诩便在子晋峰下的明练塔旁敕建了一座尼寺,让妹妹永泰公主侍佛传法,并度女子百余人为尼。因寺建在南朝梁武帝的女儿、中国佛教禅宗初祖达摩的四大弟子之一明练公主塔旁,故名明练寺。唐中宗李显神龙二年(706)七月廿五日,嵩岳寺都维那僧道莹上奏朝廷,说明练寺“依山带水,形胜幽栖,不假多工,便堪居住”。整修竣工后,因为永泰公主在此修行佛法,故请以永泰为名命名永泰寺。

永泰寺现存建筑共分五进,依次为山门、天王殿、中佛殿、大雄宝殿皇姑楼,东西厢房有伽蓝殿、六祖殿等。殿后有高出大殿的二层皇姑楼,传为永泰公主修行的地方。再后有塔3座。北周建德二年(573)武帝废佛、道二教,寺被废弃。隋开皇年间(581-600)恢复原状。唐贞观三年(629寺内尼姑曾迁于偃师市平川地区。唐高宗神龙二年(706)又恢复原寺。明清以后屡有重修。

寺存《重建嵩山永泰寺碑记》碑,刻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十二月,费必兴撰文、彭鲲化书丹并篆额,碑高2.22米,宽0.91米,字径3厘米,记载了永泰寺盛衰。寺内现存的莲花灯座为北宋遗物,下层雕有四龙盘绕,龙头向上平伸,龙爪在下支撑,中间有一石球拱托,周沿刻有仰莲的莲花盆最上层石上雕有一小龛,龛内有韦陀佛。整体看来,构成了上圆下方的台座,雕工细致精美

除以上碑刻外,散存寺内的还有《金装佛像功德碑记》等10余通碑刻。寺内大雄殿东南侧,有一棵粗约3.97米、高约25米、枝叶茂盛的娑罗树树平滑,花色淡黄,传说建寺时从外地移植寺内,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稀有的名贵品种,传为佛爷凉伞。在一进院西侧有一棵粗为4.6米、高约35米的大叶杨树,树身挺直,传为佛爷旗杆。加上殿前台阶北侧的清泉水,滚滚翻涌,潺潺作响,使寺内格外清秀雅致。

在永泰寺院后,有一形制极具典型盛唐建筑风格的古塔——永泰寺塔。塔为单层密檐式砖塔,平面呈正方形,塔体高24米,壁厚4.8米,由青砖黄泥垒彻而成,塔的外壁敷有一层薄薄的白灰,塔身高耸,南面辟有高2.6米、宽1.74米的券门。塔室内部为方形空筒状,直通塔顶,塔身之上为11层密檐,密檐外的轮廓连线呈明显的抛物线形,柔和、优美、秀丽,塔的最上部是由仰莲、五重相轮等组成的宝刹,其精致的造型,可以说是我国现存为数不多唐塔塔刹中的佼佼者。

image.png

0
0
标签: 景点 永泰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