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地名网欢迎您!
洛阳地名网
7*24小时服务热线:
0379-65112858
历史文化

龙门石窟

作者:洛阳市行政区划与地名研究会 日期:2021-06-17 人气:5660

image.png

佛教随着丝绸之路东渐中国,首及洛阳,也由此拉开了佛教中国化、民族化的漫长历程。东汉明帝永平求法,佛教传入中国内地,洛阳即成为中国佛教活动的中心之一,中国第一座官办寺院——白马寺即建于洛阳,此后历代译经、建寺等佛教活动日益兴盛。北魏政权建立后,开始逐步接触中原地区佛教,为巩固皇权,开始大力倡导佛教,这期间除了发生了太武帝灭佛事件之外,北魏历代帝王皆尊崇佛教,在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修塔建寺,开窟造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崇佛之风日胜,佛寺建设也纳入了当时的都城建设规划中。自此,在北魏皇室的直接推动下,洛阳佛教日渐繁盛,掀起了寺院建设和开窟造像的高潮。《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时洛阳的佛寺多达1367所,即是北魏王朝举国佞佛的真实写照。洛阳深厚的佛教文化土壤,北魏王朝对佛教的尊崇,加之龙门秀美的环境、优良的石质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促成了龙门石窟这一大型皇家石窟群的诞生。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诸朝,断断续续开凿达400余年,其中北魏和唐代时期最为兴盛,是中国早期后段和中期石窟艺术的典范。现存窟龛2300多个,雕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多品,石雕佛塔约80座。龙门石窟以其窟龛造像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雕刻精美、蕴涵丰厚而蜚声中外。以北魏和唐代造像达到当时艺术的顶峰及匠心独具的皇家风范、中原风格而异于早、晚期石窟,以碑刻题记数量为世界石窟之最而被誉为古碑林,以造像内容广涉佛教信仰的众多宗派甚至包括道教的题材而为石窟艺术中所罕见。

龙门石窟北魏时期开凿的代表洞窟有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火烧洞魏字洞、普泰洞和路洞等。石窟艺术自传入中国后,新疆等边远地区的早期石窟艺术,乃至云冈昙曜五窟都较多地保留了印度犍陀罗和秣菟罗艺术的因素。而龙门佛教艺术则是远承印度石窟艺术,近继大同云冈石窟风范,与魏晋洛阳和南朝先进、深厚的汉族历史文化相融合的前提下而开凿形成的。龙门佛教造像艺术一开始就呈现出中国化、世俗化的趋势,造像的神态气质、衣着服饰、雕刻手法焕然一新。北魏龙门造像展现出的一种褒衣博带秀骨清像、表情温和、潇洒飘逸且富有生机、健康和力度的中原风格,展示了北魏王朝推行汉化改革、促进民族融合进程中朝气蓬勃、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到孝明帝时期的35年间,是龙门佛教造像艺术第一个兴盛期。古阳洞正壁一佛二菩萨,莲花洞正壁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宾阳中洞三世佛造像,乃至魏字洞、普泰洞、皇甫公窟、路洞的造像等,充分反映了中原风格在龙门石窟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唐代虽崇尚老子和道教,也不排斥佛教。唐太宗于贞观三年(629)在洛阳立昭觉寺,以此为破王世充时阵亡的将士祈冥福。后以洛阳为东都、高宗长期寓居洛阳和武则天改东都为神都建立大周,奠定了洛阳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中心的地位,也拉开了龙门石窟第二次造像高峰的序幕。武则天大力支持佛教,利用佛教为其篡夺李氏政权制造神学预言,成为龙门石窟第二次造像高峰的重要动力。唐代造像约占2/3,大部分在西山,武周政权建立之际开始转移到东山。龙门石窟唐代开凿的代表洞窟有潜溪寺、宾阳南洞、宾阳北洞、敬善寺、摩崖三佛龛、万佛洞、惠简洞、奉先寺、净士堂、龙花寺、极南洞、擂鼓台三洞、高平郡王洞、看经寺、二莲花洞和四雁洞等。龙门唐代造像受当时雍容华贵、富丽健美时尚的影响,演变为体躯丰腴、面相圆润、隆胸细腰、典雅端丽的风格,精雕细刻,毫无繁缛、臃肿之感,达到了形似完美的高峰。龙门佛教艺术呈现出的盛唐气象、大唐风范,在东都洛阳一经形成,便迅速风行全国,对敦煌莫高窟等地造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远及域外,朝鲜、日本的石窟造型艺术也多受其影响。

(1)北魏洞窟

古阳洞位于龙门西山南段,是龙门石窟开凿最早、雕刻装饰最为富丽、碑刻题记数量最多的一个洞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493)。古阳洞是北魏王朝迁都洛阳后营造的第一座大型洞窟,追随、支持孝文帝改革和迁都的王公贵族、高级官吏和僧侣也多于该窟发愿造像。

正壁造像三尊,主尊释迦牟尼居中,通高7.82米,头作高肉髻,面相长圆清秀,躯体较为瘦削,身披袈裟,通覆双肩,衣缘自颈两侧垂下,状若双领,袈裟褶襞层叠垂覆座前,如南朝士大夫褒衣博带之着衣方式,双手叠置腹下,施禅定印,背刻舟形大背光,直达窟顶,内饰莲瓣、化佛、飞天等装饰纹样。佛座左下方圆雕一狮,躯体健壮,蹲踞于座前。释迦牟尼两侧侍立二菩萨,头戴花蔓宝冠,面容清秀,上身袒露,下着长裙,佩项饰、璎珞及帔帛,表情庄重文静,姿态优雅大方,身材比例匀称,是龙门北魏时期的代表作品。

古阳洞内南北两壁下整齐排列着三层大龛,以两壁上层八大龛开凿为最早,雕刻精美。古阳洞大小龛内的造像,都是北魏后期流行的秀骨清像、具有时代特征的造像。各龛的龛楣和龛内佛像的背光及头光,是极富于变化的优美图案纹饰,表现了当时的雕刻和绘画技巧的高超水平。

龙门石窟中的碑刻题记,记载着佛教信徒出资开窟造像的缘由及发愿人籍贯、姓名、职官、祈福内容等,从魏碑中择书法精者二十,谓之龙门二十品其中十九品皆在古阳洞内。《龙门二十品》的书法艺术,端正大方,质朴厚重,峻荡奇伟,刚毅有力,行次规整,大小匀称,上承汉隶之遗韵,下启唐楷之新风。关于其艺术之美,康有为先生在《广艺舟双楫》中不遗笔墨,极力推崇,谓之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

宾阳三洞位于龙门西山北段,据《魏书·释老志》载:景明初,世宗诏大长秋卿白整准代京灵岩寺石窟,于洛南伊阙山,为高祖、文昭皇太后营石窟二所……永平中,中尹刘腾奏为世宗复造石窟一,凡为三所……”即今宾阳三洞,这是龙门石窟唯一见于正史记载的北魏皇室大型洞窟。除中洞工程在北魏时期全部完成外,南、北两洞的主要造像由于政治动荡而半途停顿直到初唐始告完成。宾阳中洞规模宏大、布局严整、技艺精湛,使其成为北魏时期的重要代表。

宾阳中洞平面呈马蹄形,穹窿顶。该洞正壁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尊式造像一铺,主像释迦牟尼居中结跏趺坐,像高6.45米,高肉髻,表面刻涡纹,面容清瘦略长,额广颐宽,眉目疏朗,中刻白毫,眼大而长,鼻梁高直,唇薄,嘴角微翘,微露笑意,人以温和可亲之感。体态平稳,肩窄脖细,胸平,内着袒右僧衹支,于胸下结带下垂,外披褒衣博带袈裟。左手下指,拇指、食指二指伸出,余指屈起,右手举于体侧,施无畏印。释迦两侧为迦叶、阿难弟子和文殊、普贤菩萨侍立。洞内南、北壁,各雕一立佛和二胁侍菩萨。该窟三壁三铺造像,表示佛教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窟顶为莲花宝盖,上刻八个伎乐天和两个供养天。洞内前壁两侧各有一幅大型浮雕,北侧为孝文帝及侍从礼佛图,南侧为文昭皇后及嫔妃礼佛图,雕刻精美绝伦,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堪萨斯城纳尔逊艺术馆内。两幅礼佛图之上,雕有维摩、文殊对坐像和本生故事图。宾阳中洞外门口两侧各刻一金刚力士,窟门甬道两侧刻大梵天和帝释天

莲花洞位于龙门西山中部,因窟顶雕刻一朵大莲花而得名。莲花洞门楣为火焰纹尖形拱额,中央刻一铺首形象,拱端刻一龙。窟门左侧因岩石溶蚀作用而未雕刻。窟门右侧刻力士一身,头残,左手展掌胸前,右手残,似握一金刚杵。上身袒,下着裙,肩披飘带,于腹部交叉并穿璧

窟室平面为纵长马形,浅穹窿顶略呈椭圆形。窟顶中央刻一朵大莲花,中央莲房外,依次为小莲瓣一周,大莲瓣一圈,单叶忍冬纹一匝。莲花南北两侧各雕飞天三身,面皆向洞内主尊佛像方向飞舞。飞天身躯修长,头戴花蔓冠,面相清瘦。上身,下着长裙,不露足。

正壁主尊释迦牟尼通高5.1米,面部、手足及莲座均残毁。颈细直,胸较平,两肩削窄。内着僧祇支,于胸前作结下垂,外披褒衣博带袈裟,右襟搭在左肘之上。衣纹简洁流畅,断面呈直平阶梯式。背光为通身舟形光,尖端直抵窟顶莲花边缘,内外层饰以火焰纹,中间雕刻并行弧线。头光内部刻莲瓣一周,外部刻同心圆。本尊左侧迦叶弟子侍立,浅浮雕,赤足立于覆莲座上,面部被盜凿,现藏于法国吉美博物馆,左手置胸前,右手前伸持锡杖。迦叶的身姿动态,突起的肋骨、厚重的袈裟和手持的锡杖,显示其苦行僧形象。本尊右侧阿难,左手握莲蒂置胸前,右手似举胸侧。左胁侍菩萨头残,头戴宝冠,宝缯垂两肩,身披帔帛,体表佩璎珞,于腹部交叉,左手提一尖状物横于体侧,右手执一宝珠形物置于胸侧;右菩萨颈佩尖状项饰,帔帛、璎珞于腹前交叉穿环,袒上身,下着裙,左手略垂置体侧,右手屈举于胸侧,手执莲蕾。

左右壁壁面多为后期补凿龛像,细部装饰华丽繁复,丰富了龙门石窟佛教艺术的内涵。

魏字洞平面呈马蹄形,穹窿顶,正壁设坛,两侧壁各开一大龛。

正壁坛上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尊式造像一铺。主佛通高3.48米,坐高2.55米,肩宽1.15米。舟形背光直达窟顶,同心圆状圆形头光,内重刻放射状线条。高肉髻,表面磨光,面相长而清瘦,颈细长,上身内着袒右僧祇支,于胸下结带下垂,身披袈裟,通覆双肩,衣缘自颈两侧垂下,状若双领,如
南朝士大夫褒衣博带之着衣方式,右肩另有偏衫覆肩少许,左小臂向前平伸,左手下垂,掌心向外,无名指、小指屈起,余指伸直,右手残失,结跏趺坐于坛上,右小腿在外,压覆左小腿之上,袈裟褶襞层叠垂覆坛前。二弟子内着僧祇支,体表袈裟作通肩式披覆,左弟子左手垂体侧,提一袋状物,右手置于胸前,右弟子双手置于胸下,捧一圆盒状物,均立于覆莲台上。菩萨桃形头光,头均残,左菩萨内着交领衣,胸束带,披帛于腹前呈“X”形交叉,左手置体侧,略屈,手提桃形物,右臂屈置胸前,手残;右菩萨颈佩桃形项圈,胸前束带,帔巾腹前交叉穿环,左臂内屈,手置胸前,左手提物垂于体侧,二菩萨均立于覆莲座上。

南北壁各开一盝顶龛,龛内三壁设坛,上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正中主佛结跏趺坐,龛外两侧各造一力士。龛楣饰以维摩变、飞天、化生及佛传故事等。

窟顶中央浮雕莲花藻井,中心为莲蓬,向外依次为单莲瓣、忍冬纹和双莲瓣各一周。

窟内四壁有北魏补凿小龛,多为北魏正光、孝昌年间所造,则魏字洞的始凿应不晚于北魏正光之时。

皇甫公窟位于龙门西山南部,据窟外南侧的《太尉公皇甫公石窟碑》可知,该窟系北魏胡太后的舅父太尉公皇甫度所开凿,完工于北魏孝昌三年(527)九月十九日,是龙门石窟唯一一例有明确纪年的大型北魏洞窟。

洞窟平面呈马蹄形,近平顶,正壁设坛,南北壁开大龛。洞外立面依岩雕刻一仿木结构的庑殿式屋顶,窟楣尖拱内刻七佛。尖拱两侧各刻持乐器飞天一身。

洞内正壁佛坛上造一佛二弟子二立菩萨二思惟菩萨七尊像,主佛高3.18米,头残,颈长,胸部扁平,上体内着袒右僧衹支,于胸下结带下垂,体表袈裟通覆双肩,右端搭于左肘之上,结跏趺坐于坛上,衣摆垂覆坛表,衣褶宽大重叠。其两侧刻二弟子、二菩萨侍立。佛坛两端各刻思惟菩萨舒坐像一身。二思惟菩萨内侧壁面上各刻一提树,菩提树上方各刻有罗汉群像。龛外两侧各刻供养菩萨一身,龛下刻供养礼佛图。南壁中部开一盝顶大龛,龛内为弥勒坐像。龛外两侧各刻一身供养礼佛图。前壁窟门左右各刻一龛,龛内刻一立佛并二胁侍菩萨。窟门上方刻千佛。窟顶穹窿形,中央雕一朵大莲花,周围环绕八身伎乐天。伎乐所持乐器有笙、筝、排箫、细腰鼓、鼓、笛五弦琵琶等。窟地面中央为参道,左右各刻三朵大莲花。皇甫公窟是有纪年次完工的中型洞窟,是龙门北魏洞窟中保存最完整的典型窟例,在中国北朝洞窟的分期断代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路洞位于西山南段,是一座设计规整、布局统一、雕刻精致、内容丰富而又一次完工的中型洞窟。

路洞外立面雕刻繁复,圆拱形窟门两侧造力士,仅存右侧。窟门顶刻拱梁,上为尖拱形火焰纹门楣,门楣上方正中刻一展翼金翅鸟,金翅鸟两侧为各有执物的多臂残迹,门楣上方右侧存菩提树和龙的残迹。

窟门北侧甬道残,南侧甬道浮雕一双手执伞盖的供养人立像,头顶为螺状尖髻,长颈,袍袖宽大,体侧向窟内,双臂弯曲,执长柄伞盖。

窟室平面呈马蹄形,穹窿顶。正壁刻作帐形,帷幕状龛顶贯通正壁南北,表面刻出化生、华绳与倒三角形流苏。正壁底部设坛,坛前正中设一长方形基坛,立面浮雕地神和象等,基坛上中央造一香炉,两侧各造一蹲狮,二狮对向,各抬一前肢几近香炉。正壁坛上造一佛四弟子二菩萨。主佛身后饰舟形背光,头残,上身内着袒右僧祇支,于胸下结带下垂,身披袈裟,通覆双肩,衣缘自颈两侧垂下,状若双领,右端搭于左小臂上,如南朝土大夫褒衣博带之着衣方式,二小臂残失,结跏趺坐于束腰方台座上,右小腿在外,压覆左小腿之上,袈裟褶襞层叠垂覆座前。主佛两侧各二弟子,最右侧弟子身披袈裟,双手于胸前捧一物,细部不可辨识,其余三弟子均不存。左菩萨残损严重,右菩萨头残,两侧刻出宝缯,颈佩项圈,身佩璎珞,于腹前交叉,帔帛自肩垂至膝部交叉,下着抹胸长裙,立于覆莲座上。

南北壁基部刻十神王像,其上壁面各刻两排共八大龛,除南壁上层左侧龛非屋形龛、主佛善跏趺坐外,两壁上层龛均为屋形龛,内造结跏趺坐佛。下层龛主佛均结跏趺坐。

前壁残存有飞天、维摩变、树下思惟、佛传故事等浮雕。

路洞系一次完工,其题材是以十六王子佛像为主要内容的法华变,该窟功德主应为北朝末期皇室。

药方洞位于龙门西山南部。因窟门甬道左壁刻有古代药方,故称药方洞。药方洞始建于北魏晚期,经东魏和北齐,至唐初仍有雕刻,因此在雕刻艺术上呈现了不同时代的多样风格。

洞窟平面略呈方形,浅穹窿顶。洞内正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尊像。主尊低肉髻,表面磨光,面部宽短,短颈表刻三道,上体内着僧衹支,于胸下结带下垂,身披袈裟,左手屈三指置左膝上,右手残,结跏趺坐于方台座上,衣摆垂覆座前。药方洞正壁造像身躯硬直少曲线,肩较宽平,胸腹均突出,面形圆浑,脖短粗,体躯硕壮,其造像风格介于北朝至唐之间。窟门甬道左壁刻有古代药方140多个,治疗疾病达40余种。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和针灸治疗。涉及科别有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神经、肛瘘、肿瘤、泌尿等科。所用药物多是植物、动物和矿物药。制剂方法有丸、散、膏、汤等。服药方法有内服、外敷、熏、洗等。龙门石刻药方刻于唐代初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也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的瑰宝,在研究中国医药学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

image.png

(2)唐代洞窟

        ①西山唐窟

潜溪寺位于龙门石窟西山北端,主室平面呈方形,穹窿顶,窟顶线刻莲花藻井。正壁本尊为阿弥陀佛像,结跏趺坐于方形叠涩式束腰台座上,高肉髻,表面刻涡纹,面相丰满圆润,颈上刻三道,胸部微隆起,身着双领下垂袈裟,袈裟衣纹呈“U”形,内着袒右僧祇支,于胸下结带下垂。左手伸出,置于左膝上,右手举于体侧,施无畏印。主佛头光有三重,雕刻简单,接近头部之处素面,中间为线刻莲花,外刻七佛,边饰连珠纹。舟形背光,直达窟顶,内侧线刻卷草纹,外侧仅刻出轮廓线

左弟子双手合十立于束腰莲座上,面部残损,身披双领下垂袈裟;右弟子双手于胸前持一宝珠形器物。

左菩萨为观世音,高发髻,上佩宝冠,宝冠上刻有卷草纹。面部丰满,鼻梁高挺,嘴角微翘,面露微笑,颈刻三道,下佩链状项饰和环形项圈,辫状璎从两肩下垂至腹前交叉穿,向两腿外侧自然分开,帔巾从双肩绕左、右直垂底座,左手横握净瓶,右手执麈尾搭于肩上。右胁侍菩萨为大势至,高发髻,其上宝冠中饰一宝珠,宝珠上刻有卷草纹。双耳垂铛,项饰为圆形卷草纹饰的项圈和圆珠形项链,腕佩腕钏,左手捏一宝珠形物于胸前,右手下垂提一环形物,胸前链状饰物,辫形璎珞从两肩下垂至腹前交叉穿壁,帔巾从双肩绕左、右肘直垂底座。

北壁天王头顶東髻戴冠,上身着铠甲,有圆形护颈、护胸,中束甲绊着护腿、长靴,左手置于胸前,右手握拳,双足踏夜叉。南壁天王头花蔓冠,面部方圆,双眼暴突,圆形护胸,腹前刻花形图案,双足踏侧卧状地鬼。

潜溪寺是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从造像风格看应为唐高宗年间(650683)所雕造。洞內造像布局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主像阿弥陀佛身体各部比例匀称,面容丰圆,胸部隆起,表情静穆慈祥,是一个比较理性化的典型,极富初唐伟丽的作风。主佛两侧的观世音、大势至菩萨造型完好,身体比例适中,丰满敦厚,表情温雅文静。

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亦作阿弥陀三尊),是佛教净土宗尊奉的对象。本洞无论从其规模,还是从造像艺术、雕刻技法来看,都颇似皇家风范,是龙门初唐时期雕刻艺术的典型代表。

宾阳南洞位于宾阳中洞南侧,平面呈马蹄形,穹窿顶,浮雕莲花,周围环绕伎乐飞天八身,皆高髻细腰,衣带飘举,作回旋飞舞状,并有香花、流云点缀其间。飞天外层饰圆钱纹、鱼鳞纹、锯齿纹和帷幕,组成一莲花宝盖。洞口内壁两侧及南北壁壁基刻十神王浮雕像,与宾阳中洞基本相同。该窟本为北魏宣武帝为母文昭皇后所造,因政治变动而未完工。据窟门北侧的《伊阙佛龛之碑》,洞内正壁一铺五尊大像,是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魏王李泰为追悼亡母长孙皇后所雕造,完工于贞观十五年(641)。

正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尊式造像一铺。本尊阿弥陀佛像高8.65米,坐高6.8米,肩宽3.2米。头顶高肉髻,表面刻涡纹,面相方额广颐,胸部隆起,颈刻三道,嘴唇稍厚,上身内着右僧祇支,胸间束带,体表披钩纽式袈裟,左手下指,拇指、食指伸出,右手施无畏印,结跏趺坐于长方形束腰须弥座上衣摆垂覆座前。二弟子身披袈裟,双手合十置于胸前,立于低矮圆莲台上。左侧胁侍菩萨高6.5米,头戴花蔓冠,正中饰一坐佛,桃形头光,外饰火焰纹,内饰复瓣莲花,佩项圈、腕钏,斜披络腋,双股璎珞于腹前交叉,左手提物贴身,右手持物置胸前,立于莲台上。南侧菩萨像高6.42米,立于莲台座之上,头戴花蔓冠,冠中央饰一宝瓶,桃形头光,外饰火焰纹,内饰复瓣莲花,佩项圈、腕钏,斜披络腋,璎珞在腿前交叉,左手提物贴身,右手持物置胸前。

主尊和胁侍弟子、菩萨像的造型及服饰均显厚重,略带北朝造像之遗风。从造像风格及造型艺术来看,上承北魏刚健雄伟之风,下启唐代生动活泼的风格。宾阳南洞正壁造像是初唐造像艺术的重要代表,在研究中国雕刻艺术风格和造型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

宾阳南洞窟门北侧的《伊阙佛龛之碑》,是魏王李泰为长孙皇后造窟的发愿文,碑文赞颂了长孙皇后的懿德,赞扬了李泰的纯孝,叙述了李泰追悼亡母的哀思,由中书舍人岑文本文、书法名家褚遂良书丹,是唐代龙门石窟的书法艺术精品和初唐时期楷书的代表作品。

敬善寺位于西山北段,据刻于窟门外的《敬善寺石像铭序》,该窟是唐太宗之妃、纪国太妃韦氏的功德窟。

敬善寺为前后室结构,前室平面略呈方形,正壁中央开圆拱形窟门,窟门上方中央开龛,龛两侧各造一飞天。窟门两侧各造一力士,二力士均头戴高冠,袒上身,颈佩项饰,体前佩璎珞,于腹部交叉后分向下体两侧,一臂垂体侧,一臂屈举,下体着裙,裙腰外翻下垂,腰间束带,双腿分开,立于山石形台座上。前室两壁各造一立菩萨,立于束腰圆莲座上。

后室平面呈马蹄形,穹窿顶,环三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正壁主佛舟形背光,圆形头光,头残,上体内着袒右僧衹支,体表袈裟作袒右式披覆,自右腋下伸出,覆体表后上搭于左肩,左小臂前伸,手置膝上,无名指小指屈,余指伸出,右小臂上抬,手置体侧,掌心向外,指残,结跏趺坐于八角形束腰座上,袈裟通覆双腿,腿表刻横向弧形衣纹,袈裟呈钝角状垂覆座台前。二弟子均圆形头光,上体内着交领衫,体表袈裟作袒右式披覆,自右腋下伸出,覆下体后搭于左小臂,右肩另覆一衣,立于束腰圆莲座上,左弟子双手合十于胸前,右弟子双手捧一物于胸前。二菩萨头均残,桃形头光,颈佩项饰,上体着袒右僧祇支,肩披帔帛,自肩部沿体侧下垂,体前佩璎珞,于腹部交叉后分向下体两侧,一臂垂体侧,一臂屈举于胸前。下体着裙,裙腰分作两片外翻,一片仅露一角,自腰带正中垂下一带,中间略上处穿环并打结,跣足立于束腰圆莲座上。二天王均为浅浮雕,身披铠甲,左手执剑柄,右手托剑首,足踏夜叉两身。主佛之间壁面上刻出坐于联茎莲座之上的菩萨五十余身,姿态各异。

摩崖三佛位于龙门西山北段,系就崖壁开凿的露天龛像。

龛内主像为坐佛三尊,中央主尊为弥勒佛,面相丰圆,颈粗短,上体内着袒右僧祇支,于胸下打结,体表袈裟作袒右式披覆,袈裟右端自右腋下伸出,覆下体后上搭于左小臂,右肩另覆一衣,左手抚左膝,右手施无畏印,善跏趺坐于方台座上。主尊弥勒两侧各造一立像,右侧立像残,左侧立像为一立佛。左侧坐佛服同主尊弥勒,左手抚左膝,右小臂前伸,手略下垂,掌心向上,指触右膝,结跏趺坐于方台座上,右腿在外,压覆左腿之上。右侧坐佛体表袈裟作通肩式披覆,通覆体前,右端搭于左肩,袈裟上缘翻折若带,绕颈下呈浅“U”形,胸前刻“U”形衣纹数道,左手置左膝上,掌心向上,右手举于体侧,施无畏印,结跏趺侍于方台座上。

龙门石窟弥勒造像的兴盛,与武则天的政治需要关系密切。载初元年(690),白马寺寺主薛怀义与僧法朗等人上《大云经》,陈符命,言则天是弥勒下生,作阎浮提主,为武周革命制造神学舆论。摩崖三佛龛以立佛作为主尊弥勒的胁侍,突出弥勒的至高无上,当与此有密切关系。

万佛洞位于龙门西山中段,因洞窟南北两壁密密麻麻整齐排列着万五千尊佛像而得名。据窟顶和窟门左甬道上部题记可知,万佛洞完工于大唐永隆元年(680),由朝中女官姚神表和内道场尼智运禅师为唐高宗、武则天及太子诸王做功德而主持修建的。

主室方形、平顶。正壁主尊阿弥陀佛,端坐于束腰八角莲花座上,莲花座束腰部刻四位金刚力士,身姿健壮,孔武有力,奋臂上举,撑托着莲花宝座。主佛身后饰舟形火焰纹大背光,头顶肉髻,饰以波状发纹,面庞丰满圆润,额饰白毫相,神情静穆祥和,微微含笑。弟子循规蹈矩、谦恭有礼,菩萨雍容华贵、表情矜持,天王勇武威严、英气逼人,金刚瞪目怒吼、坚毅雄强舟形背光上部两侧,雕刻同茎莲花五十二朵,上面各坐一闻法菩萨,姿态各异。窟内南北两壁壁基下部刻伎乐人。

奉先寺位于龙门西山南段,是唐朝皇室亲自经营的国家工程,据卢舍那佛佛座北侧的《河洛上都龙门山之阳大卢舍那像龛记》载,该龛由唐高宗所建,咸亨三年(672)武则天为此捐出脂粉钱两万贯,完工于上元二年(675),并于大像南置大奉先寺,管理此龛造像。

大龛南北宽近40米,坐西朝东,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九尊大像。主尊卢舍那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面容丰腴饱满,修眉若新月清秀,双眸似秋水澄澈,俯视人间,目光慈祥而智,嘴角上翘微含笑意,她的微笑比希腊美神维纳斯更含蓄,比蒙娜丽莎的微笑更深沉,是宗教理念与人间审美的完美结合。其两侧饱经沧桑的迦叶、温驯稚拙的阿难、雍容华贵的菩萨、英武威严的天王、瞪目怒吼的力士,无不个性鲜明、形神兼备,与主佛卢舍那一道构成了一座瑰丽的人物艺术画廊,是7世纪石窟造型艺术最完美的代表性作品,成为唐朝这一伟大时代的象征。

奉先寺唐代皇家石窟的恢宏气派,体现了大唐帝国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显示了唐代雕塑艺术的最高成就,成为唐朝这一伟大时代的象征和东方佛教艺术的典范。

极南洞位于西山南端,窟室平面呈方形,浅穹窿顶。环三壁设高坛,坛上造像。正壁坛上造一佛二弟子。主佛面相长圆,体表袈裟作通肩式披覆,通覆体前,右端搭于左肩,袈裟上缘翻折若带,绕颈下呈浅“U”形,胸前刻“U”形衣纹数道,左手置左膝上,掌心向上,右手残,善跏趺坐于束腰方台座上,双足踏莲茎圆台。左弟子面残,上体内着交领衫,体表袈裟作右式披覆,左侧袈裟覆体侧下垂,右侧袈裟自右腋下伸出,覆下体后上角搭于左肘,右肩另覆一衣,覆右肩、臂。双臂内屈,双手拱于胸前,下体着裙,下摆垂至脚上,跣足立于束腰仰覆莲圆台座上。右弟子上体内着交领半臂衫,体表
裂装作祖右式披覆,左侧袈裟覆体侧下垂,右侧袈裟自右腋下伸出,覆下体后上提,与左肩施钩钩合,一角垂覆左小臂上。双臂内屈,手抚腹部,右手在外,各露窄袖,右小臂绕一帛带,经小臂内侧沿体侧垂至膝部,袈裟下露内裙,下摆垂至脚上,跣足立于自佛座下伸出的带茎圆莲座上。二菩萨均袒上身,身披帔帛,横过体前两道,身佩璎珞,于腹部经一璧状物交叉后分向下体两侧,于体前呈“X”形,一臂垂体侧,一臂外举。下体着裙,跣足立于束腰仰覆莲圆台座上。二天王身披铠甲,一手叉腰,一手竖起托物,立于夜叉身上。天王像外侧各一蹲狮残迹。三壁坛上各开四个圆拱龛,内各造伎乐人一身。窟顶中刻莲花藻井,周绕飞天六身。据窟外南壁蟠龙碑可知,该窟系唐代名臣姚崇为其母做功德所开凿,姚崇其人本不信佛,为尽孝道而开此窟。

image.png

东山唐窟

东山石窟区位于伊河东岸,窟龛开凿于香山崖壁之上,以香山中段的擂鼓台区、万佛沟区和看经寺区最为集中,南、北段也有零星窟龛分布。东山石窟区有窟龛300余个,具有代表性的大中型洞窟有擂鼓台南洞、擂鼓台中洞、擂鼓台北洞、高平郡王洞、看经寺、二莲花南洞、二莲花北洞和四雁洞等。此外,较为重要的窟龛还有千手千眼观音像龛、西方净土变龛和吐火罗僧宝隆造像龛等。

东山石窟区窟龛多开凿于盛唐时期,现存最早的纪年题记为武周天授三年(692),也有少量中晚唐及宋代作品。该区窟龛造像在洞窟类型、造像布局及造像内容等方面都出现了若干新的元素,在我国石窟寺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擂鼓台南洞位于擂鼓台区南段,窟外立面大部及窟室左前部残毁,现立面为后世以砖石垒砌而成。窟内平面呈方形,穹窿顶,进深7.9米,宽7.88米,高6米。四壁各呈方形,基部设浅坛,窟顶中央高浮雕莲花藻井,莲花中心设一钮。窟顶莲花外壁面及洞窟四壁浮雕出高约0.45米的坐像,现存700余身,横向成排,上下两排坐像交错对应。坐像头戴高冠,身佩环钏、璎珞等佩饰,施禅定印、降魔印或说法印,结跏趺坐于圆莲座上。窟内中央存方形佛坛遗迹,现坛内侧立面存成组的阴刻伎乐及卷草纹。

擂鼓台中洞立面呈方形,左侧残,中开圆拱形窟门,前室南侧地面存一龟趺残迹,当为安置该窟功德碑之用。

擂鼓台中洞为前后室结构,前室平面呈长方形,平顶,正壁中开圆拱形窟门,门上缘刻圆拱形门楣,两侧作卷涡状,门上方有一纵向长方形平面,上刻大万伍佛像龛六字,四缘阴刻卷草纹。两侧造力士,存南侧力士,体表剥蚀严重,圆形火焰头光,左臂屈举,左臂垂体侧,下体着裙,跣足立于方台座上。前室三壁壁面遍刻千佛。窟外南侧地面存一龟趺残迹,当为安置该窟功德碑之用。

后室平面呈圆角方形,穹窿顶,进深7.7米,宽6.3米,高5.78米。正壁设高坛,上造一佛二菩萨,东壁本尊通高2.75米,坐高2.4米,肩宽0.8米,头部、左肩及右小臂残。头部现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高肉髻,波状发纹,面部丰满圆润,眼部呈杏仁状鼓起,下半刻细长眼睛,窄鼻梁,鼻翼较小,嘴角内陷,微含笑意。体表袈裟作通肩式披覆,袈裟上缘翻折若带,绕颈下呈浅“U”形,体前刻“U”形衣纹数道,双臂屈,手前伸,抚于膝部,善跏趺坐于长方形须弥座上,足踏自座前长方台上伸出的同茎莲小圆台上。主尊身浅浮雕六拏具六拏具上部两侧刻飞天伎乐七身,下部两侧自上而下各刻摩羯鱼、骑兽童子和立狮。二菩萨各立于自佛座底部两侧伸出的长曲茎圆莲座上。左菩萨头残,桃形火焰头光,内重刻莲瓣一周,中间为七佛,外重刻火焰纹。上身袒,微左倾,颈佩项饰,自左肩至腹右侧斜向披巾,左臂垂体侧,手提净瓶,右臂屈,手置肩外,肩披帔巾,自双肩垂下,体左侧帔巾垂至腹下右绕一道,上搭右肘后飘垂至脚下,体右侧帔巾垂至膝上左绕一道,搭于左手后垂下。下体着裙,正中裙缘翻折作纵向带状,腿表刻“U“形衣纹,跣足立于自佛座下伸出的长曲茎圆莲座上。右菩萨头及下体残,桃形火焰头光,内重刻莲瓣一周,中间为七佛,外重刻火焰纹。上身,微左倾,颈佩项饰,自左肩至腹右侧斜向披巾,右臂屈,手置肩外,掌心向上,托一净瓶,内插莲蕾,右臂垂体侧,肩披帔巾,下体着裙,跣足立于自佛座下伸出的长曲茎圆莲座上。

窟顶中央高浮雕莲花藻井,莲花外缘浅浮雕坐佛、佛塔楼阁、飞天、童子、舍利鸟和各种不鼓自鸣的乐器,间饰祥云,展现出一幅弥勒净土的欢快场面窟顶莲花外及四壁遍刻千佛,上下交错对应,体表袈裟作通肩或右式披覆,个别作袒左式披覆,施禅定印、降魔印或说法印,并有双手托钵者,结跏趺坐于圆莲座上,并在相应方位分别刻上方一切诸佛”“东方一切诸佛”“北方一切诸佛”“东北方一切佛”“西北方一切佛”“南方一切诸佛”“东南方一切佛”“西南方一切佛等方形题刻,系指十方一切诸佛,其中东方切诸佛题刻位于主佛背屏上方,上方一切诸佛题刻位于窟顶中央莲花外缘。

正壁和左右壁下部浮雕高约0.8米的罗汉像26尊,罗汉之间雕刻《付法藏因缘传》中相应传文,南壁西侧起首处雕二童子抬案。罗汉体表袈裟作右或通肩式披覆,手执莲花、梵箧、锡杖、串珠、麈尾等物,足蹬履或船形靴,立姿,体多左侧。

西壁门内两侧下部还分别刊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阿弥陀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六门陀罗尼经》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龙门石窟刻经最多的一窟。

窟内地面中央存方形佛坛之遗迹,与地面连为一体,长约2.9米,宽约1.9米,高约0.4米。

擂鼓台北洞为单室窟,直接开凿于竖直崖壁上,窟门呈圆拱形,上有尖拱状门楣,窟门右侧有一浮雕刻僧人形象。该窟上方有木构建筑遗迹。

擂鼓台北洞平面呈马蹄形,平顶,进深5.4米,宽4.9米,高4米。窟内环三壁起矮坛,坛上各造坐像一尊。正壁中央造一坐佛,通高3.36米,坐高2.2米,肩宽1.25米,下体残。桃形头光,内重刻莲瓣,中间刻七佛,呈环状排列,外重为素面。主佛头戴高宝冠,颈刻三道,下佩桃形项圈,表面刻垂铃、流云等。体表袈裟作袒右式披覆,袈裟上缘翻折若带,腋下刻“U”形小衣纹三道,结跏趺坐于长方形须弥座上;左臂屈,手置腹下,右上臂佩带状臂钏,前附牌饰。结跏趺坐于长方形束腰须弥座上。主佛外壁面高浮雕菩萨数尊,皆颈佩桃形项圈,袒上身,斜披络腋,下体着裙,跣足坐于短茎圆莲座上。

左壁大部分坍塌,主佛通体残毁,中央存一八角形束腰须弥座下半。主佛外壁面高浮雕菩萨数尊,皆颈佩桃形项圈,袒上身,斜披络腋,下体着裙,跣足游戏坐于短茎圆莲座上。

右壁中央造一坐佛,通高3.3米,坐高2.25米,肩宽1.26米,通体漫漶不清。桃形头光,内重刻莲瓣,中间刻七佛,呈环状排列,外重为素面。主佛头刻螺,体表袈裟作通肩式披覆,左臂内屈,小臂平伸,手置腹下掌心向上,指并拢伸直,右臂姿态不详,结跏趺坐于八角形束腰须弥座上。主佛外壁面髙浮雕菩萨数尊,皆颈佩桃形项圈,袒上身,斜披络腋,下体着裙,跣足坐于短茎圆莲座上。

壁壁面浮雕游戏坐菩萨像,现存16身,坐于带茎莲花座上。

前壁窟门两侧各造一大龛,南侧龛内雕一身八臂观音像,通高1.95米,肩宽0.45米,菩萨头残。颈佩桃形项圈,上身袒,自左肩至右臂斜向披巾。体左侧刻四臂,一臂圆雕,小臂内屈,手置胸前,掌心向内;以左为中心另刻三臂,上臂上屈,手置肩外,指并拢伸直,掌心向外;中臂近上臂,掌心向外,拇指、中指相拈,余指伸出;下臂斜下垂,掌心向外,指伸直并拢。右侧仅存一臂,垂于体侧,小臂残。肩披帔巾,自肩部沿体侧下垂。体前佩璎珞,于腹部经一璧状物交叉后分向下体两侧,于体前呈“X”形。下体着裙,裙腰部作蝶形,于正中打结下垂,下体正中裙缘翻折,作纵向带状,腿表刻“U”形衣纹,跣足立于覆盆状圆台座上。北侧龛内雕一身四臂十一面观音像。二身菩萨像是龙门石窟重要的密教造像。

窟顶呈方形,中央高浮雕莲花藻井,四角各浅浮雕一身飞天。

高平郡王洞外立面呈横向长方形,中央下部开圆拱形窟门,门两侧各造力士,立于山石状座上。左力士头戴冠,面部结垢不清,袒上身,胸腹肌均作块状以示强健,上体左倾,左臂下垂,左手握拳,右臂屈,小臂竖直上举,下体着裙,腰束细带,于正中打结下垂,前摆隐入膝后,左腿外侧裙角呈尖状伸出,跣足立于山形台座上。体两侧各有帔巾作外弧状。右力士圆形头光,外缘刻火焰纹,头束球状髻,面部残损,袒上身,上体右倾,左臂屈,小臂竖直上举,右臂下垂,下体着裙,裙腰外翻,腰束细带,于正中打结下垂,前摆隐入右膝后,右腿外侧裙角呈尖状伸出,跣足立于山形台座上。体绕帔巾,袒露部分肌肉均作条块状。

窟内平面呈横长方形,浅穹窿顶,高6米,宽9.96米,进深7.6米。正壁上层中央高浮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尊式造像一铺,弟子、菩萨均立于自佛座下伸出的长茎梗莲座上。窟内正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尊造像。主佛体表袈裟作通肩式披覆,袈裟上缘翻折若带,绕颈下呈浅“U”形,体表刻“U”形衣纹,双臂内屈,手置胸前,左手掌心向上,拇指、食指相拈,余指并拢略屈,右手竖起,掌心向外,指并拢伸直,结跏趺坐于圆莲座上,右腿在外,压覆左腿之上。左弟子面相稍长,五官略集中于下部,额部刻出皱纹,显沧桑之相。上体内着交领衫,体表袈裟作袒右式披覆,体左侧袈裟覆体侧下垂,右侧袈裟自右腋下伸出,覆下体后上角搭于左肘。右肩另覆一衣,覆右肩、臂。双臂内屈,双手置胸前,执一香炉。下体着裙,下摆垂至脚上,跣足立于自佛座下伸出的带茎园莲台上。右弟子头残,上体内着交领半臂衫,体表袈裟作袒右式披覆,左侧袈裟覆体侧下垂,右侧袈裟自右腋下伸出,覆下体后上提,与左肩施钩钩合,一角垂覆左小臂上。双臂内屈,手抚腹部,右手在外,各露窄袖,右小臂绕一帛带,经小臂内侧沿体侧垂至膝部,袈裟下露内裙,下摆垂至脚上,跣足立于自佛座下伸出的带茎圆莲座上。左菩萨头残,上身袒,颈佩繁复的项饰,自左肩至右臂斜向披巾,左臂垂体侧,手提净瓶,右臂外屈举,手置肩外,拇指食指拈一麈尾,肩披帔巾,自肩部下垂,左侧帔巾于腹下右绕一道,上搭于右肘后垂下;右侧帔巾于膝部左绕一道,搭左腕后垂下。体前佩璎珞,于腹部经一璧状物交叉后分向下体两侧,于体前呈“X”形。下体着裙,裙腰部作蝶形,下体正中结垢不清,腿表刻“U”形衣纹,跣足立于自佛座下伸出的长曲颈圆莲座上。右菩萨头残,上身袒,颈佩串珠项饰,左臂屈举,手置肩外,托一净瓶,内插莲蕾。右臂垂体侧,肩披帔巾,自肩部下垂,左侧帔巾于膝部右绕一道,搭左腕、执于右手后垂下;右侧帔巾于腹下左绕一道,上搭于左肘后沿体侧下垂。体前佩璎珞,于腹部经一璧状物交叉后分向下体两侧,于体前呈“X”形。下体着裙,裙腰部下翻,下体正中裙缘翻折作纵向带状,腿表刻“U”形衣纹,跣足立于自佛座下伸出的长曲颈圆莲座上。

正壁主尊像外壁面造坐佛3排计12尊,下排10尊除右侧一尊外均完工。坐佛通高1.2米,体表袈裟作通肩或右式披覆,施禅定印、降魔印或说法印。右侧一尊内着右僧祇支,胸下束带,打结下垂,体表袈裟作右式披覆,右肩另覆一衣,是该窟唯一一例此类服饰。

窟内右壁、前壁右侧高浮雕坐佛28尊,体表袈裟作通肩或袒右式披覆,施禅定印、降魔印或说法印。

窟内遗存圆形孔洞24个,是为放置可移动的佛像所用。从其中造像铭文中得知,此窟为高平郡王武重规所开凿,后因武重规掩归四大厥功未就,开元年间由香山寺上座惠澄法师续凿。

看经寺立面作横向长方形,中开圆拱形窟门,窟门两侧各造一力士,跣足立于山石状台座上。窟上方有窟檐、梁眼等建筑遗迹。

窟内平面呈方形,平顶,高8.25米,宽11.16米,进深11.7米。窟顶呈方形平顶,中央雕莲花藻井,周绕飞天6身,首尾相连呈环状排列,均头束发,颈佩项圈,上身袒,下着裙,作凌空飞翔状,体绕帔巾,向体后

窟内四壁均作方形,左壁、正壁及右壁下部浮雕出高约1.8米的罗汉29尊,其中左壁9尊,正壁11尊,右壁9尊,应系西土传法二十九祖,人物造型形神兼备、性格迥异,无不透视出各个不同雕像的内在情趣,俨然是瑰丽的人物艺术画廊。

二莲花南洞和二莲花北洞为一组双窟。两洞形制相同,二窟均于前室正壁中央开圆拱形窟门,门两侧各造一力士,力士上方浮雕飞天2身。窟室平面呈圆角方形,穹窿顶,进深4.3米,宽4.9米,高4.2米。窟内环三壁设坛,上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窟顶中央高浮雕莲花藻井,周绕飞天。正壁坛前另造一长方形坛,三壁坛立面各造伎乐。南洞弟子与菩萨间,有一凸面阴刻立佛,十分精细。其南壁右侧,以细线阴刻出一身供养人,头戴幞头,着圆领宽袖长袍,腰束玉带。此装束为唐代官服,这为研究古代服饰提供了实证资料。

二莲花南洞窟内平面呈马蹄形,穹窿顶,高4.2米,宽4.98米,进深4.75米。环三壁设坛,上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三壁坛表面浮雕伎乐10身。正壁坛前另设一长方形矮坛。窟顶中央高浮雕莲花藻井,周绕飞天4身,体态轻盈,长带当风。

    主佛通高2.76米,坐高1.9米,肩宽0.9米,身后刻舟形火焰纹背光,高肉髻,表面刻涡纹,面相丰圆,体表袈裟作通肩式披覆,袈裟上缘翻折若带,绕颈下呈浅“U”形,体表衣纹宽疏,呈“U”形,左臂内屈,小臂平伸,手置腹下,掌心向上,右臂前伸,手抚右膝,结跏趺坐于八角形须弥座上,右腿在外,压覆左腿之上。左菩萨桃形头光,头戴高冠,面部残,颈刻三道,下佩繁复的项饰,上身袒,自左肩至腹右侧斜向披巾,左臂垂体侧,手提净瓶,右臂屈,小臂残,肩披帔巾,自肩部下垂,左侧帔巾于腹下右绕一道,上搭于右肘后垂下,右侧帔巾于膝部左绕一道,搭左腕后垂下,体前佩璎珞,于腹部经璧状物交叉后分向下体两侧,于体前呈“X”形。下体着裙,裙腰下翻,腰束带,下体正中裙缘翻折作纵向带状,跣足立于束腰圆莲座上。右菩萨桃形头光,头、胸部残,自左肩至腹右侧斜向披巾,右臂垂体侧,手提帔巾,左臂屈举,手置肩外,执一莲蕾,肩披帔巾,自肩部下垂,左侧帔巾于膝部右绕一道,搭右腕执于右手后垂下,右侧帔巾于腹下左绕一道,上搭于左肘后垂下,体前佩璎珞,于腹部经一璧状物交叉后分向下体两侧,于体前呈“X”形。下体着裙,裙腰下翻,腰束带,下体正中裙缘翻折作纵向带状,跣足立于束腰圆莲座上。

image.png

0
0
标签: 景点 龙门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