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石窟寺,位于巩义市城东北10千米大力山下,寺湾村东,伊洛河流经窟前。该石窟寺创自北魏孝文帝时,至宣武帝景明年间,基本规模已经形成。后经西魏、北齐、唐、宋各代,相继在此凿窟造像,连续经营了400多年。现存洞5个,摩崖造像3尊,千佛龛1个,历代造像龛328个,佛像7743尊,历代造像题记及其他铭刻186篇。除第五窟外,其余四窟都有中心柱,柱四面均凿龛雕像,龛内皆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窟顶刻平基或藻井。四壁除一、三、四窟门内两侧刻礼佛图外,其余均刻千佛及大佛龛,壁脚刻神王、怪兽、伎乐等。早期的寺院建筑已无存。
该石窟中的18幅《帝后礼佛图》浮雕,为全国现存石窟中仅有的一处。其中第一窟的礼佛图雕刻得最为精美,东面3幅是以皇帝为首的供养人行列,西边是以皇后为首的供养人行列,均以比丘为前导,浩浩荡荡向寺院进发。这些浮雕既刻画了仪态雍容的贵族形象,也刻画了地位卑微的侍人形象。他们举止稳健的动作和迎风颤动的衣袂,给人以强烈的质感,显示了古代艺术家的聪明智慧和高超技巧。
各窟雕刻的佛龛,大都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形成了固定的格式。第一窟西壁的涅槃变龛,东壁的维摩经变龛,其造像风格已脱离了北魏早期深目高鼻、秀骨清像的特点,而是面貌方圆、表情宁静的艺术形象,衣纹的雕刻也趋于简单化。
千佛龛,位于石窟的最东边,为唐代乾封年间雕凿,历来人们都称其为“千佛洞”,实际上是一个大龛。圆拱形龛门,高1.5米,宽2.12米。后壁平直,中间雕刻一坐佛及佛下的题记,后壁和两侧壁皆刻满排列整齐的小佛龛,共计999尊,加上中间的大佛,恰好为1000尊。在龛两侧壁外边,有4个竖长方形龛,各刻一菩萨像;洞口两侧角各雕刻一躯天王像,形象生动。洞外东侧刻有小佛龛9个,其中有2个龛有唐乾封年间的题记。
第一窟在石窟寺的最西边,门南向,门上有方形窗,曾用砖修补过。窟内平面为方形,高6米,长、宽各6米。门外各雕力士一躯,西高3.43米,东高3.36米。西侧力士像上方刻罗汉像两排,其西又有一摩崖菩萨像;东侧力士像上残存一佛一菩萨,其东又有一摩崖大龛,龛内刻有一高5.3米的立佛和二菩萨。窟顶雕方格平基,靠中心柱的一周方格内,刻满飞天,其他的则刻莲花、卷草和化生。表面施有彩绘,现大部分已脱落。中心柱为方形,边宽约2.8米,四面各刻佛龛一个。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佛座两侧各雕一狮子。佛像背后有火焰纹背光,背光两侧有对称的飞天、化生和莲花。中心柱上部和平基相连接处各刻莲花、化生4个。其下刻有饰花纹的垂帽,其座各面雕刻力士、神王等,计南面7躯、东面9躯、西面残存7躯、北面残存7躯。
南壁有天窗,上刻二异兽,门两侧千佛龛下各雕礼佛图3层,东边是以皇帝为前列的男供养群像,西边是以皇后为前列的女供养群像。这幅礼佛图保存得比较完整,彩色还隐约可见。礼佛图下边有一列伎乐人,东边的保存较好,西边只残存一击鼓的乐人。
东壁有并列的4个大龛,高1.55米,宽1.32-1.55米,龛与龛之间有柱相隔,龛楣之间各刻二飞天。北起第一龛内刻维摩变,维摩趺坐莲花座上,文殊残损过甚,两侧各刻供养人。第二龛为一佛二菩萨,龛楣雕有对称的飞天。第三龛雕的也是一佛二菩萨,佛背光内刻有对称的飞天,龛楣刻七佛及莲花。第四龛雕释迦、多宝,中间刻卷草、莲花和化生。四龛下壁脚刻供养伎乐人一列,残损较严重。
西壁也并列4个大龛,以柱相间,柱头雕莲花、化生,下雕覆莲柱础。南起第一龛内的佛和菩萨残损。第二龛内佛像较完整,南侧菩萨残损,龛楣上雕七佛,七佛之间雕有莲花。第三龛龛楣为火焰纹,佛像已残。第四龛残损严重,龛楣已不存,龛内佛像被凿去,仅上部残存7个罗汉像。第四龛下壁脚刻供养伎乐人一列。
北壁并列4个大龛,龛楣垂有弧形帷幔,龛楣之间刻莲花、化生。龛内均雕一佛二菩萨。西起第一龛保存较好,本尊髙肉髻,内着僧衹支,外披袈裟,结跏趺坐。菩萨头戴宝冠,面相丰满,躬身跣足站立。壁脚下刻12只神兽。
窟门外两侧雕有北魏、东魏、北齐和唐、宋各代的造像龛98个。各龛内有刻一佛二善萨的,有刻二坐佛或二菩萨的,也有刻一苦萨的。部分大龛下边刻有供养人,部分龛的一侧或下面刻有题记。能看出纪年的有:西魏大统四年(538)、北齐天保七年(556)、唐咸亨元年(670)、宋太平兴国八年(983)等。
第二窟位于第一窟的东边,北魏开凿,可能由于石质较差,中心柱雕出雏形后,即行停工,窟前壁已全部坍塌,窟内除东壁一个看龛为北魏时所雕凿,其余10龛均为唐代开凿。
中心柱南面上下排列3个龛,其中最下面的较大,内雕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二力士,分别立于莲花和带梗的莲蓬上。龛楣刻七佛,两侧刻飞天。看龛两侧还刻有高于龛身的两个苦萨,从题记可知这个龛开凿于唐麟德二年(665)。
东壁共有4个龛,其中下部偏北的一个龛,从雕刻风格看是北魏时期的,偏南的一个龛内雕刻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二力士,佛下两侧各雕一狮子,已残损。
西壁有4个龛,皆雕于唐代。靠近上面的一个龛,龛楣刻有帷幔,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为唐乾封二年(667)八月十日刻。
第三窟在第二窟的东边,是东部最西的一个窟。窟门大部分已经坍塌,后用砖修补。窟门外西侧及上部因自然剥蚀风化和人为破坏,仅存几个残毁的佛龛。窟为方形,高4.25米,长、宽各5米。窟顶雕方格平基,靠中心柱一周的方格内刻飞天,其他部位则刻莲花、卷草和化生图案。中心柱宽约2.22~2.88米,柱下方形基座高0.56米,宽约2.78~2.92米。顶端和平基相接处,刻一排莲花和化生,下刻山纹和彩铃等纹饰。其下四面各雕大佛龛一个,高约2.25米,底宽1.56~1.85米,内刻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佛座两侧雕狮子。南面龛内的雕像保存较好,龛楣和两侧刻垂幔,顶端为对称的飞天和卷草纹,柱基座刻5个神王。东面大龛内的佛及菩萨残损,弟子像保存得相当完好,龛楣及两侧刻帷幔,柱基座上存有6个神王像。西面大龛内的坐佛上部残损,但龛楣和帷幔雕刻较精细。龛楣中部刻3个饕餮,两侧刻对称的龙,口衔垂幔和璎珞。龛北侧上端刻一飞天系璎珞,南侧飞天残损,仅存下部璎珞。龛下基座刻6个神王像。北面龛内佛的头部残损,座上刻5个神王像。
四壁顶端和平基相接处,雕刻有和中心柱顶端类似的一周垂幔,垂幔下雕千佛龛,南部礼佛图有3层,东、西、北三面各11层。东、西、北三壁中部千佛龛间,各雕一大龛。西、北两面的龛内均各雕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东壁的龛内雕一佛二菩萨。
南壁的拱门两侧千佛龛下,各刻礼佛图3层,其中东侧的3幅损毁较甚,仅余右下角一点残迹。礼佛图下各刻2个伎乐人。东壁的中部主龛内刻一佛二菩萨,龛楣两侧刻飞天,壁脚刻6个伎乐人。西壁中部的龛内残存有菩萨、弟子像各一躯,尖拱形龛楣,雕有苍龙,龛上两角各雕一凌空飞舞的飞天。龛椽柱头刻兽面,柱下刻覆莲柱础,雕刻精致。壁脚刻7个伎乐人。北壁的中部主龛内刻一佛二菩萨二弟子,各像头部均残。壁脚刻怪神像,筋肉突起,狰狞可怖。窟内地面原来雕刻有图案,根据残存部分可知和平基纹饰基本相同。
第四窟在第三窟的东面,形制和第三窟基本相同。窟外西侧略损,用砖进行了修补。东侧残存高3米的力士像1尊。窟门为拱形,门楣刻卷草花纹,楣脚刻龙头,门道两侧有唐代以后增刻的小佛龛。
窟内平面为方形,高4.5米,四壁长4.54~4.8米,窟顶平基保存完整,在靠中心柱周围的方格内,刻各种姿态的飞天、莲花和化生,其他部位刻莲花。中心柱宽1.7~1.81米,柱下方形基座高0.50米,宽2.2~2.3米。四面各刻两层佛龛,下层龛较上层龛高,高2米左右,宽1.12~1.2米。上层龛高1.1~1.2米,宽1.2~1.3米。中心柱顶端与平基在相接处刻莲花、化生一层,其下为垂幔。上下大龛保存比较完整。上龛内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下层龛内刻一佛二菩萨。龛楣为五边形拱,拱上刻莲花、莲蓬,龛楣下刻幔帐,幔帐内两小角刻小化佛。柱基座上雕力士、神王像。柱东面上、下层龛内皆刻一佛二菩萨,其中南侧菩萨保存较好。柱基座上刻四神王像。柱北面佛龛与西面基本相同,但残损严重。
窟内四壁顶端刻有和中心柱顶端相同的垂幔一周,垂幔下除南壁门西侧上部刻4层千佛龛外,其他三壁上下各刻千佛龛16层,大多已残损。东、西、北三面千佛龛中部,各刻大佛龛一个,龛内刻一佛二菩萨二弟子。
南壁门上方和平基相接处刻一龛,内为一佛二菩萨。龛楣为五边形拱,龛两侧又各刻一坐佛小龛。门东侧千佛龛下刻4层礼佛图,其中最上边一幅残缺一半。门西侧上部刻2层礼佛图,其下一幅壁画烟熏较甚,难以辨别。门两侧下部各刻二怪兽。
东壁中间主龛刻一佛二菩萨二弟子。龛楣为五边形拱,两侧刻幔帐,壁脚刻9个神王像。
西壁中间大龛与东壁基本相同,龛内雕像保存比较完整,佛座两侧刻狮子,壁脚刻8个伎乐人。
北壁中部主龛内刻一佛二菩萨,龛楣两侧刻飞天,壁脚刻10个伎乐人。窟内地面也雕刻有与平基相应的图案纹饰,但损毁严重,仅隐约可辨。
第五窟在第四窟的东面,向南突出。窟门完整,尖拱形门楣,上窄下宽,楣脚刻龙头。门两侧有方柱,柱下为狮子柱础。门外两侧各雕一力士。窟平面近方形,唯四壁中部微向外凸,没有中心柱。高约3米,长、宽各约3.2米。窟顶藻井为莲花。周围环绕6个飞天,四角各刻一化生。窟内东、西、北三壁各刻一大佛龛,龛内刻一佛二菩萨二弟子。
东壁门楣上刻5尊坐佛,两侧刻卷草纹。门东西各有一尊与门同高的立佛,站在莲花和莲梗上。龛楣上端南侧刻一飞天,飞天下刻莲花化佛,最下刻一力士。
西壁基本和东壁相同,龛内北侧的菩萨像被盗凿,其他的造像保存较完整。佛座下两侧刻两比丘像,南侧题“比丘僧慧兴”,北侧题“比丘僧慧嵩”。龛楣刻火焰纹,龛楣两侧刻飞天、忍冬纹和莲花、化生,底部刻二托山力士。
北壁龛楣和两侧刻幔帐,龛楣上有5个唐代小龛。龛内菩萨与弟子间有后代刻的4个小龛。龛边两柱下各刻一托山力士。佛座旁刻二姿态不同的狮子。窟内地面有与藻井中间相应的图案花饰,保存相当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