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林位于洛阳市老城南7千米处,北依隋唐故城,南临龙门石窟,西望周山余脉,东傍伊水清流,是武圣关羽的含元之所,也是我国唯一的“林、庙”合祀关公的古代经典建群。关林始建于汉代,重修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据庙碑记载,关林汉时有庙,迄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如今的关林占地200余亩,现存明清建筑180余间。
根据封建礼制,帝王墓称为“陵”,王侯将相墓称为“冢”,百姓墓称为“坟”,只有圣人墓称为“林”。清顺治五年(1648),加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帝君”,清康熙五年(1666),加封洛阳关冢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林”,从而使洛阳关林成为“林”之圣域。
青石铺就的关林广场,开朗壮阔,平展如砥。兀立于广场南端的舞楼,建于清朝乾隆五十六年(1791),是旧时“灯影锣鼓话兴亡”的所在,令人遥想旧时关羽祭期“伏腊牲豚社鼓酣”的娱神场景。舞楼建筑别具匠心,其戏台前凸,7根明柱承托斗拱和架梁,金檀和龙头角柱桃起凤头飞檐。后台顶北坡一泻而下与前台顶脊连甍,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歇山与硬山妙合一体的顶式结构。分立于大门两侧的明代汉白玉石狮,雕刻简洁,赳赳而踞,具有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严。八字墙上“忠义仁勇”四字概括了关羽忠君、义友、仁爱、勇武的一生,是人们对这位封建时代的忠义楷模、道德化身的敬仰。
关林大门为三门道五开间硬山式建筑,始建于乾隆五十六年,81颗金色门钉显示了关羽身后崇高的地位和世代的荣耀。门前有白色大理石石狮一对,高2.7米,为明代雕刻。迈进这两扇具有封建意味的大门,映入人们眼帘的是北方建筑群的巍峨豪放。立于仪门左右重达1500余公斤的一对铁狮,是明代善男信女敬奉关公的遗物,虽历400余载风风雨雨,依然肃穆含威。仪门是明代关林的大门,乾隆时期扩建关林,新建大门,改此门曰仪门,取“有仪可象”之意。悬于仪门檐下的“关林”二字为明末清初书法家王铎墨宝,而门额上“威扬六合”匾额,则是慈禧的御笔。镶嵌在仪门西侧的“关帝诗竹”,向中外游客叙述着一个人们熟知而遥远的故事:建安五年(200)正月,关羽为了确保皇嫂安全,在下邳与曹操相约三事。曹操重其勇武,“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金,下马银”,希望能感动关羽,令其归顺曹营,但关羽不为所动。后来,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以报东君厚意。一日听说刘备下落古城,即与皇嫂离开曹营。临行,绘修竹一幅,竹叶连缀成诗“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大意是说,请曹公原谅我未能当面向您辞别,我以这幅丹青表达谢意。虽然只有这几片淡淡的竹叶,但它象征我们的真情不会因时间推移而淡忘。以竹叶寓情,衬托出关公参天之义。所以曹操说关羽:“事君不忘本,义士也。”关帝诗竹既没多余的笔画,也没有多余竹叶,是一幅字画双读的传世之物。
穿过仪门就可看到我国关庙中唯一的石狮甬道。这条长35米连接仪门和启圣殿的甬道,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清乾隆五十六年增设石狮甬柱。青砖铺地,石板裙边,42根甬柱顶雕刻大小石狮108尊,百狮百态。大狮正襟而踞,姿态安详,给人以亲切感;小狮神态各异,有的缘背嬉戏,有的争球斗彩,有的腹下搔痒,毫无庙堂的拘谨,恰如一幅幅其乐融融的合欢照。石狮圆润生动,代表了乾隆时期中原民间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甬道两侧各立一根整石雕成的攀龙望柱,柱身虬龙盘绕,爪捧火珠,柱顶踞一“望天吼”。与望柱东西相望的是建于明代的钟鼓楼,为十字脊歇山重檐高台楼阁式建筑,明朝太监胡滨捐铸的铜钟一口,高挂于钟楼之上。甬道北端两边,左祈福右避禳的焚帛炉是旧时为善众寄托情感而设。值得一提的是焚帛炉后壁上的大型复合纹样砖雕,刻有“岁寒三友”“喜梅登枝”“麒麟望月”“东海献寿”等,这种集多种民俗吉祥图案为一体的砖雕,在中原地区甚为少见。
拜殿又称“启圣殿”,五开间卷棚顶,是旧时关羽春、秋、诞三祭之期设坛陈牲、点烛燃帛、谒拜祈愿的祭区。“将军高冢洛城南,伏腊牲豚社鼓酣。”旧时,在进行官祭民祀活动的同时,还有舞狮、排鼓、杂技、皮影等民间艺术助兴。殿前的月台左右各置一明万历二十年(1592)的铁花瓶,是关林现存最早的供器,也是中原地区形制最大的铸铁花瓶。殿内悬有乾隆皇帝巡幸中州时御书的“声灵于铄”匾和对联一副:“翌汉表神功龙门并峻,扶纲伸浩气伊水同流。”
拜殿西壁石刻记载了光绪二十七年(1901)九月,慈禧皇太后、光绪皇帝因八国联军侵掠京师移驾太原、绕道长安、驾幸关林之事。慈禧目睹关林旧状,发帑银2000两修葺关林。
关林大殿又称正殿,借天沟与拜殿相连,是关林最大、木刻最集中的殿宇,也是中原地区最大的单体建筑之一。在河南省400余座古建筑群中,仅有4座民式与官式建筑手法相结合的单体建筑,关林占其二,大殿是其一。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面阔7间,进深3间,庑殿顶。殿门之上“气壮嵩高”匾书体端庄、大气浩然,为慈禧太后亲题。在大殿门板上分别雕刻“桃园结义”“水淹七军”“三顾茅庐”“单刀赴会”等12幅关羽故事。殿内塑像5尊,正中为“关圣帝君像”,高6米左右。关公头戴帝王帽,身着龙袍,手持七星笏版,是国内唯一面部贴金的关羽帝王坐像和国内最大的室内坐像,同时也是道家尊称的主司官禄、科举的文衡帝君之像。像前擎天柱拔地而起,更显得正殿宏敞高峻。应门木刻吊挂,透雕花卉草蔓、三国人物故事,布局精巧,黄绿色琉璃瓦盖顶,一派金碧辉煌。
二殿是关林现存最早的建筑,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面阔5间,进深3间,单檐庑殿顶。双昂、耍头为龙形,梁架饰五彩飞龙。殿内塑像为关羽、关平、周仓组像。殿门裙板上浮雕龙凤、牡丹、麒麟等,额枋彩绘八仙及“斩颜良”“诛文丑”“杀秦琪”“挑锦袍”等12幅关羽生平故事。殿门悬有光绪皇帝手书的“光昭日月”匾额。东西配殿分别为“五虎殿”“圣母殿”,也是关林内较早的殿宇。
三殿又称春秋殿,是关林中轴线上的最后一座殿宇。面阔5间,硬山式建筑,五脊六兽,虬龙正吻,前昂刻龙达45个,横九竖五的龙首排列,体现了关羽在民众心目中“九五之尊”的地位。门额上方绘有“三英战吕布”“长沙战黄忠”“威镇荆州”等关羽故事。古代匠师在三殿墙柱上镶嵌三层楼阁式砖雕,上层为仿楼阁式砖雕,殿宇高耸,围栏斗折,飞檐翼然,下层浮雕宝相莲花,中层为浮雕须弥莲花座,另有八仙杂剧场面和“青龙闹海”“麒麟戏凤”“长寿富贵”等吉祥图案。三殿装饰性砖雕是清代砖雕艺术的上乘之作,反映出关林建筑雕饰艺术的独特个性。
奉敕碑位于关冢前,始立于康熙五年(1666),额题“敕封碑记”,是康熙皇帝加封关羽封号时所立,后于道光年间又磨石重刻关羽的最高封号“忠义神武灵佑仕勇威显关圣大帝林”。碑阴是康熙五年董笃行撰写的《关圣帝君行实封号碑记》,叙述关羽的生平事迹,封号建庙的情况。同年建立碑亭,光绪二十三年(1897)重修碑亭。碑亭八卦攒尖歇山顶,用八根角柱支撑着亭顶,顶为八面起坡,其上又覆以歇山顶,利用斗拱枋檩相互勾连,使角柱和亭顶皆为一体。整座碑亭无一颗铁钉,均为木榫勾结,虽历300余载风雨仍巍然屹立,充分展示了民间匠师的惊人创造力。
建安二十四年(219)十二月,孙权败关羽于麦城,关羽在临沮彰乡遇难。孙权担心刘备起兵寻仇,以王侯之礼葬关羽尸身于湖北当阳,将关羽首级送于曹操。曹操识破其嫁祸伎俩,将计就计,刻沉香木续为躯,以王侯之礼葬关羽首级于洛阳。关冢墓门对联这样写道:“神游上苑乘仙鹤,骨在天中隐睡龙”,门额题为“钟灵处”。有人这样形象地比喻:关羽头枕洛阳,身困当阳,魂归故乡。历代统治者步步加封,催化了民众对关羽信仰的发展,明万历十八年(1590)加封关羽为“协天大帝”之后,这里便发起、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关帝冢会”。
“关林翠柏”是洛阳“八小景”之一。毎当雨后乍晴,云气飘忽,烟霭升腾,柏林森森,苍翠欲滴。关林现存柏树千株,四百龄古柏400余株。其中“龙首”“凤尾”“旋生”“结义”均为名柏,龙首柏与凤尾柏分别立于月台东西两侧。龙首柏因一枝向下伸屈形如龙首而得名,凤尾柏根须裸露,扇形生长,状如凤尾,形成“龙凤呈祥”的奇观,自然造化,妙趣天成。旋生柏的干枝螺旋式生长,于是,关公乘气升天降妖魔的神话因此而生。汉灵帝光和六年(183),山西解梁里中恶少不义杀人,关羽抱打不平,愤然诛之。正是这次除恶扬善的义举,促成了他人生的重大转折,于河北涿郡遇刘备、张飞,三人情同手足,恩如兄弟,定交桃园,义结生死。结义柏位于三殿前,干生三枝,若刘、关、张义结金兰,故称为结义柏,相传其三人死后,天神感应,故有此造化。
千余年来,关公被视为忠义的化身和道德的榜样,在海内外华人中获得广泛一致的民族心理认同。在台湾,关公信众占总人口的70%以上。1994年10月开始举办的“东方文化寻根游暨中国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开启关林与海外关庙交往的新形式,1997年、1999年借助香港回归和澳门回归,举办了关林朝圣大典,从1999年开始,洛阳市政府以关林为依托,举行一年一度的朝圣大典,与湖北当阳关陵的“关公文化节”和山西运城关帝庙的“金秋大祭”遥相呼应,在海外关庙和宗亲组织及华侨中引起强烈反响。近几年来,关林已与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的关庙和宗亲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关林成为海外华人倾心仰慕的圣地。
洛阳关林以其悠久的建庙历史、崇高的林庙地位、壮观宏伟的一统格局、飞檐流丹的彩饰、妙绝丹青的雕刻艺术和优雅怡人的自然景色而成为享誉中外的名胜古迹。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