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小时服务热线:
0379-65112858
“得中原者得天下”,居于天下之中的洛阳自古乃是“雄都定鼎地”。
“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汉书·郊祀志》),“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左传·宣公三年》),“夏德衰,鼎迁于殷;殷德衰,鼎迁于周”(《汉书·郊祀志》)。史书记载,“夏都斟(今偃师二里头遗址)”,“商都西亳(今偃师商城遗址)”,“武王伐纣,迁九鼎于雒邑”,象征天命王权的“国之重器”——九鼎,与洛阳有着极深的渊源。
周成王定鼎洛阳二百多年后,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继齐、晋之后,楚国势力日盛,不断向北扩张,争夺霸主地位。《左传·宣公三年》载: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亲自带兵讨伐陆浑一带(今洛阳嵩县)的戎族,并“至于雒”,在周天子的都城南郊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向周王室示威。畏惧并需要依附诸侯势力的周定王,于是派王孙满为使臣到楚军营地犒劳楚庄王。楚庄王便毫不避讳地向周天子的使臣询问九鼎之大小轻重,并傲慢地说,“楚国折下戟钩的锋刃,足以铸成九鼎”,公然表露欲取周天子而代之的意图。后便有了这个典故,以“问鼎中原”喻指图谋夺取政权。
公元前598年,楚庄王出师中原,打败晋军,夺得中原霸主,而“春秋无义战”,“周德衰”,九鼎“乃沦没,伏而不见”。王孙满应对楚庄王的一段话,足可作为对意欲“问鼎中原”者的劝诫:“在德不在鼎…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厎止。成王定于郏鄏(今洛阳市),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