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庙位于缑氏镇缑氏村中东部,始建于后周广顺元年(951年),后屡有倾废,几经修葺,至20世纪50年代,仍有较大规模,总占地40余亩。坐北朝南,从东西大路北拾阶而上,先见影壁,纯青砖结构;进而到山门,为三洞券拱式,其上筑有歇山抹角大殿,翘脊挑檐,雕梁画栋;门楣上悬“齐天楼”匾额,因唐玄宗封泰山之神为天齐王而得名。楼内有“文昌帝君”神像。山门内是为舞楼,建筑恢宏,设计独特,不同于豫西地区的大多数舞楼都建于寺(庙)外迎门处的布局特点。戏楼北为广场,广场北为丈许高的月台,三路台阶,月台上廊庑崔嵬,五脊六兽,石楹柱方形,近三围粗。殿内供奉泰山神,塑像高六、七米,足见殿之高大。大殿下有东西廊坊,内有阴阳轮回、因果报应的“小鬼推磨”“黑狗舔血”“刀锯人身”等群像,面目狰狞,凶恶吓人。大殿的后边,设泰山神睡像。东侧为关帝殿、卷棚、大殿,再往东是火神庙。再南为“城隍庙”。庙院西南为“三贤祠”,供奉汉杜子春,宋李端伯、刘质夫等缑氏三贤;三贤碑位于庙院外路北,高约90厘米,宽约60厘米。
泰山庙内原来碑碣林立,月台下西南隅为乾隆手书碑,现大门下墙边还竖有乾隆时碑两通、三贤祠碑、《重修泰山庙大殿记》碑以及一通乾隆时期的碑记等。其中,李万仓撰写的《重修缑氏镇泰山庙碑》、《重修文昌阁记》和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创竖五岳楼阁碑记》等碑刻,详细记载了汉武帝建缑氏城于古滑,至隋迁移至今缑氏,后周广顺建泰山行宫等,为了解缑氏镇历史演变、在中原地带古老集镇上修建泰山庙的缘由等内容,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
如今泰山庙建筑群存有大门即天齐楼、廊坊和关帝殿。现在的大门门楼是经过数次重修、维修和战火洗礼后留下来的,大修为民国4年(1916年),由官庄杨进士主持。院内大殿及门楼上的建筑于1945年毁于战火,1946年再次修复,由官庄杨子高撰写的碑记仍嵌于墙上。
由于泰山庙房舍多,缑氏村又是偃师南部重镇。因此,1935年水淹老城后,偃师中学迁住于庙内,成为现在的河南省偃师高中前身的一段经历。偃师中学在缑氏泰山庙期间,刘晋清(又名叶林,缑氏人,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芝圃(又名吴邃之,曾任河南省省委书记)、杨章武(曾任河南省参事室主任,省人大副主任)等中共知名人士先后来校执教,传播马列主义,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当时的偃师中学,是偃、巩、登三县地下党的活动中心,是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在偃师争夺教育阵地的一个主要战场。1935年12月,偃师中学师生举行游行示威,声援了北平“一二·九”运动。1936年春,中共偃师县临时支部在这里成立,习东光任书记,吴芝圃、傅云程、张海峰为成员。1937年4月,中共偃师县委员会正式成立,郭晓棠任书记,武宪周任组织部长,刘福德任宣传部长;还成立有党的外围组织“民族解放先锋队”。当时偃师中学有200多名学生,共产党员和民先队员,占了绝大多数。
1938年,中共领导下的偃中师生与国民党委派的反动校长及教育局长进行了持续半年之久的斗争,迫使国民党教育局撤了反动校长的职务,保住了党在偃中的这块阵地。这个时期,在党组织的宣传和组织下,以偃师中学为核心,偃南地区的革命活动得到了蓬勃发展。
1939年春,全县党员已发展到1046人,建立了58个支部或小组,为革命圣地延安和确山竹沟根据地输送了大批革命干部。设在偃师中学的地下中共偃师县委被誉为“模范县委”,偃师县被誉为“红偃师”。
1940年初,曾任偃师县委书记和豫西特委书记的武宪周,在西安叛党投敌,并成为国民党特务,将偃师一大批党的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暴露给敌人,使中共偃师地下党组织面临被彻底破坏的境地。党组织及时采取断然措施,将大批党员转移到延安等地,为革命保存了一批人才。偃师党组织采取“长期隐蔽,积蓄力量”的方针,转入地下活动。
1944年,日军大举进攻豫西,国民党驻豫军队不战自溃,偃师沦陷,偃师中学停办。日伪军占据缑氏镇后,在磨盘胡同、泰山庙和北大寺设三个据点,血腥镇压人民的反抗活动。
1945年4月,在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司令员皮定均的亲自指挥下,八路军河南军区第一支队、偃师县独立团、区干队和当地民兵,开始了围歼缑氏伪军的战役,原定三天三夜的战斗,仅用十几个小时就获得了全胜,伪军300余人缴械投降,100余人被俘,击毙50余人,在豫西抗战史上,这是一次最漂亮、最彻底的战斗,称之为“缑氏大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泰山庙里曾设过偃师第二中学,培养出不少优秀人才。
泰山庙见证了共产主义者红色革命的历程,记录了共产党员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如今,泰山庙和天齐楼不仅作为古建筑被保护,也作为偃师的革命纪念地被后人瞻仰,更作为革命先驱的热血战场被后人永远铭记。